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仵语 > 第432章 名单(下)

第432章 名单(下)

第432章 名单(下)

下人端了一大盆猪血,送的及时,还冒着热气。周予安从书房里寻了支尚未使用过的毛笔,沾了猪血递给沈崇明让他往县令身上涂。沈崇明一头雾水还是照着周予安说的做了。

蘸着猪血的毛笔划过皮肤,皮肤上冒着一个又一个的红字来,连在一起不是名字又是什么。周予安瞧了眼,有四五个眼熟的。品阶最高的那个是二品,原在兵部任职,后被调去了礼部。官阶不低却是个闲职,加之此人上了年纪,经常托病在家,久而久之的,也就没人在意他了。谁能想到,他竟也是国舅一党,与北狄公主有联系。

脊背中间有个名字,写得比旁的名字大,周予安盯着那个沈字问沈崇明:“这是你们沈家的?沈明玉,瞧着像是个姑娘家的名字。沈氏皇族留下的人不多,你可知这位是哪家的郡主?”

沈崇明盯着那个名字半晌不动。

察觉到沈崇明的异样,周予安用胳膊肘碰了碰他:“怎么了?这个沈明玉莫不是你恋恋不忘的小青梅?”

沈崇明的面部表情有所松动,“瞎说什么呢?她是我姑姑,我的小青梅只你一个。”

周予安的注意力全在“姑姑”上。

她竟不知周予安还有个姑姑。

沈明玉是周予安的小姑姑,她还有个人尽皆知的名字沈宁安。

宁安并非她的名字而是她的封号。

宁安公主是先皇晚年时所纳的宠妃所生。这个宠妃与别的宠妃不一样,别的宠妃若得皇上依仗必定嚣张跋扈,极尽奢靡。这位宠妃,人淡如菊,不争不抢。她的喜好有两个,一个是做吃食,一个是吃。与其说她是先皇的宠妃,倒不如说她是先皇的御用厨子。

因她娘家势微,因她没有争宠之心,因她只生了一个公主,因她做的吃食宫里的诸位娘娘都喜欢,在她入宫的那十几年里,未曾有人难为过她。换言之,后宫里的那些嫔妃娘娘没有一个将她看在眼里。

生不出皇子的宠妃在后宫就是个摆设,跟皇上喜欢的花瓶差不多。

宠妃不介意,除了养女儿就是弄吃的,直到宁安公主满十四岁那年,北狄使臣提出了和亲。当时的大晋与北狄已经连番征战三年,急需休养生息。后宫里虽有几位公主,奈何年纪大的大,小的小,唯有宁安公主最为合适。

先皇的一道圣旨让宁安公主成了远嫁北狄的和亲公主。

北狄内斗不息,情况比大晋还要复杂。宁安公主嫁过去不久,她的夫君就被人害死了。那时,先皇病重,沈崇明的父皇已开始监国。宁安公主写信给自己的父皇,皇兄,希望他们能将自己接回大晋。然,沈崇明的父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让宁安公主继续留在北狄。

十六岁的宁安公主改嫁摄政王。

一年后,宁安公主生下了自己的女儿,然北狄王室又有动荡。摄政王府被人围剿,在摄政王的保护下,宁安公主带着襁褓中的小女儿逃回大晋,暂住在嘉云关的将军府里。

宁安公主给皇兄写信,请她准许自己携女回京。她不求别的,只求皇兄给她们母女一个安身之处。

宁安公主的皇兄就是沈崇明的父皇,一个表面和善,实则薄情的帝王。

他同意宁安公主回京,却不同意宁安公主带着她的女儿回来。理由是,宁安的女儿是北狄逆臣之女,若将她带回北狄,势必挑起新的战争。

宁安公主苦苦哀求,皇帝置之不理,直到宁安公主的女儿病死在嘉云关。

宁安公主是随着商队返京的,返京后自请代发修行。小一辈儿只听说这位宁安公主,却未曾亲眼见过。沈崇明见过,在他第一次以皇子的身份挂帅出征的时候。

十里长亭,微雨刚下,她着一身素衣站在亭子里。

见沈崇明走来,她身后的婢女递上牌子,他才晓得那个冷清若仙的女子是他的小姑姑。

长亭内,她掀起面纱,看着他的脸道:“你长得与你母亲极为相似。她是个很好的人,只与我一样,不该与这皇家牵扯上。”

沈崇明不知如何应答。

姑姑于他是陌生的,母亲于他亦是陌生的。在冰冷的皇城里,他从未感受过来自姑姑或者是母亲的温暖。他不恨,因为知道母亲拼死生下了他,知道这个从未谋面过的小姑姑对他没有任何敌意。

从小姑姑略带笑意的眼中接收到了一丝请求的意味。

小姑姑拿出一个银手镯,镯子上刻了名字。与镯子一起的还有个小包袱,包袱里装着一些女孩子的衣服。她说她有个女儿在嘉云关,希望沈崇明能帮她把这些东西捎给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