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大考了。
顾卿卿让平儿收拾好了包袱,一套换洗衣服,一些吃食,亲自给齐云深送了过去,又嘱咐他好好休息。
一场院试前前后后有三天的时间,吃喝拉撒都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对于考生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
为了表示关心,又和齐父一起将他送至贡院门口,不出所料顾家二公子,还有林夫人也都在门口,送三公子齐清淮参加考试。
至于大公子齐清澜,因为是吏部的官员,所以需要避嫌,不可以出现在这里。
顾卿卿见到母亲和二哥,自然很高兴,将二人送进场后,便上了母亲的马车,母女二人准备一起好好说说贴心话。
张齐贤混在大部分普通的考生中间,远远的看了几眼,认出顾卿卿就是那天在寺中看到的顾家大小姐。
大考第一天基本都是四书五经上的基础题目,只要是认真读过书的人,这一关难度并不大。
第二天的考试内容比较杂一些,会有一部分算术题,一部分律法题,以及格律的基础知识和作诗等等。
这一部分考的是知识的储备量,但在总分中占比不算高,而且对于诗词的评判,只要合乎基本的格律平仄就好,因为本朝并不重诗歌,只看重文章。
只有最后一天才是科举的重头戏——策论,这一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分的高低排名,甚至出现过因为文章特别出色,前面考得不好也被破格录取的先例。
所以皇帝才对这一题格外重视,甚至亲自出题,而不是假于人手。
经过接连两天的考试,考生们无论是体力还是心力耗费都颇大。到了此时考验的不仅仅是才气、体力更有毅力。
齐云深平日兴趣广泛,记忆力超群,几乎过目不忘。因此前两天的考试对于他来说算是比较简单的。但他向来喜欢吟诗作对,于文章一道不太擅长。
因此他对今科的考试并不抱多大的希望,当钟声响起,吏部的官员在侍卫和内监的监督下揭开题目时,他彻底愣住了。
不是吧,这题目怎滴如此眼熟?
看着帘幕上高高悬起的考题,齐云深脸色复杂,愣愣的出了好一会儿神,直到别人都已经开始答题了,他才轻轻叹息一声提起了笔。
张齐贤今科的运气并不太好,抽签时被分配到了厕所旁边,这简直是整个考场中最坏的位置,人来人往,臭气熏天。
但他却并没有抱怨,心中默念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命运已经摧残了他几十年,这只是最后的疯狂而已,很快他就将否极泰来。
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心情,张齐贤顺利的答完了前面两天的考题,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当最重要的时刻来临,他紧张的屏住了呼吸,题目缓缓揭开时,他甚至害怕的闭上了眼睛,生怕这只是南柯一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一切揭晓,他忍不住热泪盈眶,原来上天真的眷顾了他张齐贤,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头脑从未有过的清明。前几日他熬夜敲打琢磨出的文章,清晰的浮现在脑海中。
深吸一口气,张齐贤将脑海中的文章一字不漏的抄了下来,由于心情舒畅,他感觉自己的字体发挥完美,比平时更加的工整隽秀。
待墨迹干透,他这才小心翼翼的掏出镇纸,把考卷压好,收拾好行李,向最近的考场侍卫示意自己要交卷了。
当他的身影出现在走廊中,几位主考官都向他投来惊讶的目光。张齐贤挺直了脊梁,向几位考官遥遥点头致意。
作为本场第一个交卷的考生,他已经成功引起了三位主考大人的注意,尤其是顾相,着意打量了他两眼。
在侍卫的引导下,张齐贤神清气爽的退到偏殿,等待考试结束。
与他不同的是,齐云深一直到考试结束,才刚刚写完最后一个字,监考官大声宣布所有人停笔出场,顿时考场内响起一片哀嚎声。
与三天前一样,贡院门口人山人海,都是等着接自家人,顾卿卿自然也在其中,她将马车停到了对面街边,打发齐云深的长随丹青去门口等着。
直到人群都差不多快散尽了的时候,才看见齐云深失魂落魄地走了出来。
几天不见他明显的憔悴了,尤其是精神,十分的萎靡,完全打不起精神来。
不过顾卿卿也没在意,这些考生每人都是没精打采的,一个精神的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