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厂长一家最近一直愁两个月后就满十八岁的大孙子。
厂里的工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随便安插一个工人很难。
而且很多人盯着厂长的位置,但凡敢以权谋私,就等着被人拉下来吧。
但是不安排,大孙子就要下乡当知青,他们舍不得,全家都在绞尽脑汁找门路,想办法。
找上门来的阮慧茹要卖工位,对他们一家而言,就是久旱遇甘霖,救命稻草。
“阮同志,你放心,价格方面我一定不会亏待你。”
不等阮慧茹要价,厂长就拍着胸口保证。
或许是察觉到自己太过于心急,厂长又客套询问原因。
“怎么想起来要卖工位?”
“我妈要去部队一段时间,盯着我大哥找媳妇儿。”
萧遥的回答,让阮慧茹都吃了一惊。
她什么时候说要去部队?
不过万里已经二十五岁,该找媳妇了。
厂长呵呵笑着:“挺好挺好,那我们好好谈谈?”
纺织厂的事务,厂长不一定每件事情都知道,但是阮慧茹被上头指定要优待,因此萧家的事情他真清楚。
丈夫是烈士,并且大儿子如今已经升到副营,必须好好对待。
“叔,您出个价,合适我们就卖。”
不合适,找下一家就是。
这年头,有不少人为了不下乡,想着法儿买工作。
为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多得是人趋之若鹜。
厂长就当没听出萧遥的潜台词,让自己老婆去倒水。
“记得加点红糖。”
这年头红糖是好东西,供销社里有,但是每次到货都供不应求,去晚了说不定就断货。
况且糖票量也少。
用红糖水,的确是把阮慧茹母女当贵客在招待。
“不用不用。”
阮慧茹拒绝,心里却在想回头要想办法多买点红糖让女儿带上。
冷天喝些红糖水暖身,别提多舒服。
厂长眼色极好,看到她心动的模样,再想想萧遥要去下乡,笑呵呵开口。
“待会你们拿上一斤红糖,天气冷,喝点糖水暖暖身。”
“全国糖票也有点,都给你们拿上。”
厂长的态度摆在这,阮慧茹也不再客套,两个人就工位价格的事情讨论起来。
快三小时后,母女二人在厂长家吃饱喝足,才带着钱票离开。
工位虽然卖掉,但是她们没准备向外透露。
文件上,阮慧茹已经签了名字,下个月生效。
那时候她们母女已经离开海市,萧福东一家想找麻烦,也得先找到人。
“真不想回去。”
路上,萧遥郁闷开口。
用脚想都知道,萧福东一家肯定有人守在她家门口。
就算不在,等她们回去,也会找上门去。
萧红梅写信骗她下乡、偷换棉花的事情,李婆子定然会到处宣传。
那一家不会承认是他们犯了错,反而会责怪她们,为什么要报案找公安,为什么把事情闹大。
甚至爷爷奶奶也会上门,说她们母女不懂事。
可如果懂事的代价是被冻死,萧遥只想自己,还有她的家人过得好。
“那就不回去,我们到你大哥战友家借住一晚。”
阮慧茹这话一出,萧遥有些不确定地询问:“妈,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这年头,谁家都缺吃的,不兴上门当客人。
“没事,”阮慧茹给闺女吃了颗定心丸:“你大哥那位战友的妈,是我的好姐妹。”
“可我们空手……”
萧遥才开口,阮慧茹伸手拍拍自己挎着的布包。
“有一袋红糖,别担心。”
……
萧福东大儿媳从白天等到入夜,愣是没等到阮慧茹母女俩。
左右邻居又不让她进门,寒风跟刀子一样刮到脸上,实在冻得吃不消。
腿都麻了,气得她原地跺脚好久,最后骂骂咧咧离开。
人才消失,李婆子就打开门,原地呸道:“丧良心的一家人,不道歉,还有脸找上门。”
“萧卫国真有福气,有振邦这么好的儿子,可惜去得早啊!”
想想自家的糟心事,她又砰地一声关上门。
听到这边的动静,王老太打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