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不知不觉已是冬天,京城里已经连日下了几天的雪,好似琼花碎玉,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皇宫里自然也不例外。
长乐宫中,徐熙一向是个怕寒的体质,每每到冬天手脚都是一片冰凉,她就要穿着厚厚的狐裘,怀里揣着精巧的小手炉来取暖。
殿里的银丝炭更是,每年冬天都没有断过,整个宫里都被熏的暖融融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徐熙以往的爱玩爱闹都收敛了。几年前她就是冬天没忍住,就在雪地里多停了会儿,就在床榻上躺了一月。
那次可把徐宏吓坏了,徐熙自此也就没有在冬日里玩了。以往她都是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
现在徐熙也只能在长乐宫翻翻诗词歌赋,给徐宏谢筠打个璎珞,再不就是烹茶煮酒。
不过整个冬天都待在宫里着实无趣,徐熙这时就是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此刻她信手捧着一本诗集,面前已经烹好的茶冒着丝丝热气。这茶水色泽清亮,盛放在青玉茶杯中,两者竟一时在颜色上难分伯仲。
那香气更是沁人心脾,让人只闻着觉得神清气爽。徐熙看着面前袅袅的茶气,映照着窗外的漫天飞雪,她信口吟道: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她的话音刚落,谢筠就自外面进来,一面拍打着身上的雪花,一面笑着道:岁岁好兴致,我也来讨杯茶喝。
徐熙一见他来了,起身行了礼就招呼道:先生,莫取笑我了。每年冬天都这个样子,真是没意思透了。
谢筠直接落了座,这才转过头去看徐熙。他拿过她的手一试,触手果然一片凉意。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就知道徐熙的身上估计就是这样。
徐熙胎中带毒,虽然他也为徐熙做了调理后身体有所恢复。可惜最后还是不能完全根治,每逢冬天身上都是一片凉意。
为了这事,徐宏真是发愁的不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济于事。说来说去都是她娘造的孽,可是皇后也故去多年了,如今已是多说无益,徒劳无功。
不过徐熙自己倒是看的很开,又想的明白,反过来去劝慰徐宏。
谢筠想到这里,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就不急不缓的开口道:岁岁都晌午了,预备着传膳吧。一会儿你父皇处理了政务可是要过来的。
徐熙知道谢筠除了教导自己以外,也偶尔会为永安帝出谋划策,处理政务。
刚刚估计他也是刚从乾清宫过来,她就笑着道:这两天是越来越冷了,就吃个锅子吧。
说完徐熙就吩咐下面的人去准备一应吃食和用具了。不大一会,太监们已经将东西都预备妥当。
一个煮着汤底的锅就摆放在雕花圆桌上,锅里还咕嘟嘟的冒着热气。酸菜,白肉,里脊,牛羊肉卷,白菜豆腐等都被处理的妥妥当当,码放在碟子里整整齐齐。
永安帝这时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刚好看见桌上的这些。他又抬眼看向徐熙和谢筠笑着道:你们两个真是好兴致。
徐熙看见徐宏面上不觉闪过女孩的娇矜,她娇嗔道:父皇和先生惯是取笑我。刚才先生也打趣我。
徐宏看着女儿明媚的笑颜,心里也是极为高兴,就在桌子旁落了座。三人就和和睦睦的吃了一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