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建史 > 第4章 第二王朝

第4章 第二王朝

霍特普塞海姆威(希腊语中被称为“Boethos”,包泰斯)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首位法老。他的名字的意思为“权力引发的欣喜”。霍特普塞海姆威统治期间的情况少为人知。

霍特普塞海姆可能是通过与一位公主的婚姻而登上法老宝座的。至今还不知道他是否与古老的提尼特统治者家族有关。一般认为他并非法老卡的儿子,但可能是其女婿。无论如何,他参与了对卡的悼念活动,并且可能负责了卡的葬礼。在卡位于阿拜多斯的陵墓中发现了刻有“霍特普塞海姆”字样的印签。

现已确定霍特普塞海姆的陵墓位于萨卡拉。此陵墓的下层结构保存至今,但是其上层结构已经荡然无存。

据曼涅托的记载,在霍特普塞海姆38年的统治期内,曾在布巴斯蒂斯地区出现了一个地缝,这个地缝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员死亡。但是,曼涅托的记载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比霍特普塞海姆的统治期晚了2000多年,所以其记载真实性值得怀疑。

拉内布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一位法老。埃及祭司曼涅托在其所编纂的王表中称其为卡伊靠斯(Kaiechos),并认为其统治了埃及39年。但是,从已经出土的拉内布时期的文物中,并未找到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数据。其他王表中则称之为卡靠(Kakau)。一些学者也主张反读“王宫门面”中的象形文字,故而其名读成“那布里”(Nebre)。曼涅托还认为,正是拉内布在埃及引进了对圣羊门德斯的崇拜。

尼内特吉(Nynetjer)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其名字的意思为“神所青睐的”。巴勒莫石碑以及一个从位于萨卡拉、可能是其陵墓的地下通道中发现的泥质封印的铭文中均提及了他的名字。现在已经发现了众多其统治时期留存下来的文物,因此人们认为他可能有一个相当长的统治期。

温内格。

塞涅德(英语:Senedj)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二王朝国王。在位大约20年,首都孟斐斯。他去世后,继任者伯里布森修建了其庙宇。

卡弗卡拉。

谢赫米布(Sesokhris)是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二王朝国王。其名字仅见卡尔纳克王表,事迹不明。

伯里布森Peribsen古埃及第二王朝的一位法老。他可能用了非同一般的手段来登上王位。他的王衔形式不是早王国时期诸法老常用的何鲁斯而是塞特,说明他来自其他家族。

哈塞海姆是古埃及第二王朝末期的君主之一,他统治了古埃及21年,哈塞海姆是用武力完结了帕里布森时代所开场的分裂局面,而他名字的意思是权力的浮现,这从外表上看,他是有想要加强统治权力的强力意图。

卡塞凯姆威,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第5位、也是最后一位法老。卡塞凯姆威(Khasehemwy,有时候也拼作Khasehemui),现只知道卡塞凯姆威指挥过数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并树立了多座留存的纪念碑,其中提到了抗击北方人的战争;此外,对该位法老所知甚少。卡塞凯姆威名字之意为“两个强者出现”。哈塞海姆是埃及第二王朝末期的君主之一,他统治了埃及21年之久,有关他的文物显示他总是带着上埃及的白冠,而并非合戴红白双冠,此外有两座带有卡塞凯姆名字的雕像,底座是一群歪曲跌倒的人,一个写着“北部敌人47209”,另一个写着48205,这些明显被夸大的屠杀数字记载了当时下埃及发生的叛乱,以及第二王朝后期出现的社会动乱,哈塞海姆是以武力结束了这种帕里布森时代就已经开始的分裂局面,他名字的意思是“权力的出现”表面他加强统治权力的强力意图。

此后出现的卡塞凯姆威是第二王朝的末代君王,统治了17年,但这两个相似名字的背后是不是同一个人,还难以说清,在阿拜多斯找不到哈塞海姆的王墓,而却在卡塞凯姆威的墓室中发现了这两个相似的名字,有人推测哈塞海姆在战胜了帕里布森之后改名叫了卡塞凯姆威。

在古埃及的国王之中,卡塞凯姆威是唯一一个采用了塞特神和荷鲁斯神双重头衔的国王,有一行铭文刻着“荷鲁斯和塞特·哈塞海姆威,两主(塞特和荷鲁斯)在他统治时和睦相处”。哈塞海姆的意思是“权力的出现”,而哈塞海姆威的意思则是“两个权力的出现”,这说明这位末代君王调节了两股对立的势力,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在这一时代,古埃及文明进一步成熟,在哈塞海姆威统治的第十五年一座他本人的高大的铜制雕像被完成,《巴勒莫石碑》对这一事件也有反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