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那被他不点名批评了的谢某人却很有涵养地笑道:“虽然累阿牛掌柜的吃了些苦头,然,在下还是觉得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若不是在下这个苦肉计的法子,此事怕不能如此完满解决。”
二虎拱手道:“愿闻其详。”他虽然没说话,然,心里也觉得谢翠予的心思有点不正,捉弄他们,若他解释不好,他以后是要报复的!刚才害阿牛痛苦得满地打滚的。
谢翠予道:“虎将军可曾想过,从今往后大家不会再说你是个趴耳朵,而是个有情有义,能和牛掌柜同生共死的好男人呢?”
此言一出,二虎也觉得有点被开辟了新视角的感觉,加在自己身上无形的精神枷锁啪地被打开了!
是啊,若一个人爱另一个人不惜以生命的代价,那么还有什么值得诟病?什么不能原谅的呢?
他真心实意道:“有劳谢侍郎周旋。”
谢翠予谦恭道:“好说。谢某不敢居功,要谢就谢圣上和匂王爷吧。”
二虎不解道:“匂王?”
谢翠予道:“正是匂王在离京前特意关照过我要为圣上和虎将军解决好这件事情。他说,虎将军乃是有才能之人,若因为这件事折损了,是所有人的损失,更会令圣上忧心。”
昭康帝感动道:“殷殷太懂事了。”
二虎也道了谢。
然,回家越琢磨他就越觉得不对劲。本来他们家没啥事挺好的,后来哥哥出来整事,弟弟又出来平事,都打着给自己帮忙的旗帜,平白无故的自己就多了好几个恩人……这真是不划算。
第31章
而与此同时,京城还发生了另一件不怎么太大的事情——在翰林院就读的蓝小山在某天清晨晨读的时候被京兆尹衙门的几个公差给抓走下了御。后来,他的同窗们才知道,原来蓝小山的家里犯了事了。
说起来也是蓝家合该走霉运。蓝小山的父亲几年前外放八闽做了个地方官,不大小一地的太守,本以为从此可以一家太平,远离是非,谁承想两三年后倭寇匪患渐重。
几年的时间里,蓝小山父亲所看管的兴化府终于成为一个遭受倭寇之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产生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些倭寇乃是东瀛一些很浪的浪人和八闽当地一些反社会人士、流民、残寇等等复杂成员组成的一个集团,情况十分之复杂,无间的情况也很严重。倭寇平日躲在海上,不时登陆进城劫掠物资,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害,社会治安严重恶化。
起初朝廷方面对于这样边陲的小地方发生的小问题并不重视,且此地地理闭塞,交通不便,一个奏折要走月余才能进京,天高皇帝远,很多问题都要郡守一力承担。批文下来也只敕令几个边城太守要把好关隘,将这东南一隅的祸乱屏蔽在大好河山以外!
蓝太守感觉到形势的越来越严峻,便打算把一家老小都送回京中。然,他爱人原礼部主事,坚持不肯,说是要留下来与他同生共死共患难。小山本来也说不走,要和他爹和柳树一家人坚守在一起。
然,蓝太守和柳某还是软硬兼施地设法将小山打包送了出去,一走大半年才进了京,有了后来的事情。
之后倭寇的登陆扰民更加过分,蓝太守多次组织兵力联合各郡对其进行打击,然,成效不大。
朝廷那边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朝中开始有了兴兵的声音。
蓝太守日日坚守岗位,故园西望,盼着大军开到,然,他还没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就被倭寇的一次打规模来袭给端了老窝。
仓皇之间蓝太守被部下救走,而他爱人柳某却在兵荒马乱之中落入倭寇之手。
那倭寇的细作认得柳某,于是他便被当做肉票给养了起来,向蓝太守勒索巨额的赎金威胁他杀的。
蓝太守本以为乱军之中他爱人已经遭遇不测,没想到还活着,然,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去赎人,然,因为他是个清官,家里只靠一点薄田维持个吃喝而已,那几百两银子哪里够倭寇赎金!倭寇还以为他是个铁公鸡,不见棺材不落泪,于是,第二日清晨,蓝太守的案台上摆了一根血淋淋的小手指,下面压了一个条子,说:“如果明天不交出黄金千两就给你送来一整个手掌,后天是手臂,大后天就是脑袋。”
蓝太守捧着那根手指哭得肝肠寸断,然,兵荒马乱让他到哪里去找金子救人,故而他只能勉强想了一个办法。
他走去大牢,把捉住的倭寇放出来一个,道:“你带我去你们的巢穴,我愿用我自己来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