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对,马上开言榜的人就通知了老婆婆。
因为小春姐姐的爹娘都去了外地开言榜。
他们每年都有去外地寻亲。
“好好好,快上来。”
老婆婆的眼神,紧紧的盯着这眼前的小女子,“是我的春囡囡。”
“外祖母,是我。”
不久后,回到了老婆婆的三进三出的大院里:“快,给姑爷与姑娘发信,让他们速速的回来。”
朱艳春就是小春姐姐的原名,所以她就是白白在勾兰院苦了八年。
要是她以前有银子,到开言榜去寻亲,那可能早就认回了亲人了。
朱艳春跪在外祖母的身边,旁边的外祖父说道:“眉眼还能认出来,是我们的春囡姻。”
老婆婆这才放心的说:“幸好,上天保佑,我们的春囡囡回家了,明日随我去郊外上香,还愿,给捐赠三百两的香油钱。”
这人就是很奇怪的,明明是开言榜的人替她们寻回了亲人。
但是他们更相信冥冥之中的安排。
晚上的时候,在小院里:“姑娘,您说您要是早一点到开言榜寻亲,您也可早一点的回到亲人身边了。”
朱艳春侧耳取下耳环说道:“这也怪我平时不敢跟房公子要银子。”
“怕我一贪心要多了银子,就让他厌弃了我,这才一直攒着银子,谁曾想,自己的亲人竟然就在京城。”
丫鬟把床铺好后说道:“也是,如果姑娘表现的太贪心了,那房公子就不会这样耐心的包,养了姑娘八年。
虽然这六岁到十四岁,他是一点便宜也没有占到,但是这几年的经历要是传了出去,还是让姑娘的择亲之路不顺。”
朱艳春说道:“我在京城八年,我的亲人都没有办法寻到我,我现在呆在自己的家里,我相信,房贵新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寻到我。”
丫鬟说:“那姑娘准备怎么面对房公子?”
“面对他?”
“我还没有想好。”朱艳春在想,如果是一直都是勾兰院的女子,那她肯定是想做房贵新的小妾。
但是现在一打听,外祖母说,父亲已经接任了外祖父的职,成为礼部的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