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758章 治国离不开的算经

第758章 治国离不开的算经

第七百五十八章治国离不开的算经

“算经?”

“算经这玩意儿,能治国?”

不怪朱标大惊小怪啊。

实在是这答案未免有些太过神奇了。

甚至都超出朱标对于答案的想象了。

可胡大老爷却一脸正经,仿佛压根不知道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多么的离谱一般。

“算经怎么了?”

“你难道不知道,治国实际上靠的压根不是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和文字,而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

“哼,当年我还在当丞相之事,就是靠着对于数字的敏感以及了解,才能把握住全国政务,让一应下属不敢乱来的。”

“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朱标一听胡大老爷这么说,立马来了兴致了。

他其实只要确定胡大老爷不是开玩笑逗他的,他就有兴致。

因为之前胡大老爷一句戏言说得好。

其实胡大老爷当丞相的时候,跟皇帝已经没啥太大区别了。

无非是上面还有一个时不时哔哔两句的皇帝,顺带还需要这个皇帝盖个章而已。

当然了,这也是戏言,实际上军权、人事权等等方面差别还是挺大的。

但至少在一般的国事上,胡大老爷当丞相期间,处理得非常不错。

而其中最令人称道的便是,谁都别想糊弄胡大老爷。

他明明都没有去过某地,可一旦某地的奏折报过来,他当场瞟一眼就知道这里头到底是真是假。

这个能力,可太恐怖了。

这也是为何那时候明明胡惟庸是丞相,可威望却那么高的原因。

无他!

糊弄不过去啊!

这种瞥一眼就能明白你所有弯弯绕的上司,谁特么不害怕,谁特么不敬畏?

哪怕没把你的小心思全给放到台上,但仅仅只是点出来,那就已经足够吓人的了。

然后,这事儿朱元璋和朱标就知道了。

可他们死活看不明白胡大老爷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作为皇帝和太子,他们的情报系统在锦衣卫以及御史等多方面渠道的支撑下,按理来说是应当比那时候的胡大老爷好得多得多的。

可偏生,胡大老爷能做到的事情,他们就是做不到。

死活弄不明白,为何胡大老爷只要一翻奏折,看到那上面的内容就知道哪里造假了,哪里有问题。

可这种事儿,又不好直接问。

甚至朱元璋好悬有一次拼着老脸不要问过,胡大老爷也只是轻描淡写的指了指奏章当中的某个地方。

“这的数字一看就有问题,必然是假的。”

“既然这申请的赈灾款的数目有问题,那就证明这整个灾难都有问题,那彻查就是了。”

朱元璋听到这番解释,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

怎么就‘一看就有问题了’?

到底是怎么‘一看’的?

可惜,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没办法继续往下问了。

而事实也证明了,当时朱元璋随手挑出来递给胡大老爷的这本申请赈灾款和赈灾粮的奏本,果然禁不住查。

都没用锦衣卫,仅仅只是御史出动的消息,就让那边连滚带爬的八百里加急的跑来自首了。

对于朱标来说,哪怕时隔好几年了,他对于当时那个场景都是记忆犹新。

因为,自诩为聪明人的他,哪怕到了现在也还是没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看透的。

如今好了,当年不方便问的胡惟庸胡大丞相,成了他伯父了,这还有啥客气的?

“嘿嘿,伯父,您是这个!”

朱标异常狗腿的冲着胡大老爷竖起了大拇指,而后连连拱手道。

“还请伯父不吝赐教,朱标感激不尽!”

看着眼前虽然脸上笑眯眯的,但态度却绝对恭敬的朱标,胡大老爷脸上不显的点点头,可心中却也是感慨万分。

这其实才是朱元璋最得意、最看重的继承人,同时也是所有大明臣民所看重的太子。

只有他继任皇位,才不会有任何意外,更不会有任何的流血牺牲。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还因为这人,真的足够聪明也足够温和啊。

胡大老爷颇为感慨的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行了,我既然都提起来了,那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走吧,边走边说吧!”

朱标一听这话,顿时心中一定,再次回复到之前那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