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00后纪实录 > 第5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

第5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

县三中以学风严格出名,杨越明还在QQ上告诫夏云说,在三中千万不要作弊,听说三中抓作弊特别严格,会予以退学处分。夏云觉得好笑,自己不会作弊落人口实,她最多就是瞥瞥旁边的卷子。

在第一次月考中,夏云凭借着一贯散漫最后关头才肯用劲的习惯,摸底考试拿了一个倒数。其实夏云的中考分数进三中并不算低,是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班主任是个英语老师,夏云一开始英语并不算很好,因为她自己在高中前期非常放松,学习懈怠,各个科目都不好。在每次月考前,考场的喇叭里面都会滚动播放上次考试作弊的同学,严重的同学被开除学籍了,轻微一点的同学也都请回家休学反思。这些作弊被处分的,个人案无非是考试期间搜手机被当场发现,团伙案就是多人相互传纸条被发现。夏云高中没有带手机,人际关系也紧张得没人主动愿意和她传纸条。所以高中三年没有受过关于考试的任何处分。

夏云高中时期的学习作风和初中保持一致,前两年几乎都在划水,前期积极性不高,中期意识到了问题慢慢赶上,到了后期才提速步入前列。这和她跑步的风格相反,回想起初中的体能测试,跑步那一块她的策略是先抢头列,这样自己才有继续跑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跑步的快慢是显性的,而学习的深浅是隐性的,所以夏云的策略不一样。在学习中,夏云缺乏自主性,每次到问题突显时才想到奋起直追、解决问题。这种潜意识的习惯也注定了夏云高考成绩与顶流学校的要求有一段非常远的距离。

高中班主任不相信中考成绩,只看重高中开学的第一场考试成绩,那场考试是夏云最差的一次成绩。这个高中班主任伴随了夏云三年级,夏云非常的不喜欢他,因为他不信任夏云并且非常轻视夏云。高三时期的夏云,已经慢慢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考试做改错笔记的习惯。高三那段时间也是夏云最投入学习的日子,原本的夏云爱胡思乱想,喜欢靠占卜、拜神来预测自己的成绩。经过了高三后,夏云对学习不再主观臆断,而是客观地实事求是的看问题,这一点非常难得。夏云的母亲之所以只能接受小学教育,而没有走得更远的力量,就是因为她是个主观性思想非常严重的人,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因此很难吸收到优秀的营养,只能固步自封。夏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人,说是基因遗传,倒不如说是从小耳濡目染、习惯养成。

夏云高二成绩上下不定,母亲就会根据她考试说考的好和考的坏的频率来推断她的努力程度,比如母亲认为夏云说考得好成绩就会一定很差,说考得坏成绩一般都会很好。听见母亲此般认识,夏云就养成了说自己考得差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变得消极起来,高考更是连一些会写的题目也不敢写了。夏云向母亲反映过这些,说不要过多干预自己,小心揠苗助长。夏母大呼号道,最近成绩不好肯定是因为那个同桌不好,受了人家的不良影响。其实夏母从来没有见过夏云的同桌,但是她就是要为夏云的不如意找很多借口和理由,她会怪夏云自己不努力或者努力了但是很傲慢,会怪夏云的同学不够好,但她就是说不出客观的上得了台面的原因。

夏云看到了自己母亲很多局限,发现自己的母亲虽然长着四十岁的皮囊,但是内在的头脑不如她的外表成熟。夏云小时候很依赖她,把母亲当做自己的避风港,生病了母亲会根据感冒类型冲泡感冒药,会缝补很精巧的衣服,能区分很多农作物的种类。但是在读书领域,她确实不擅长,母亲的性格非常要强,在不擅长的领域也要伸手管一管。特别是在夏云后来研究生生涯中,母亲用自己小学写作文的经验来远程指导夏云的论文写作,闹了许多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笑话。

夏云常想,自己高三拼尽全力最后换来了个双非一本,被有些轻薄的同桌耻笑为“智商不够”,也许还真和自己的家庭息息相关。夏母习惯性以情绪为主导的主观性看问题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夏云。使夏云在高中冲刺时期非常地情绪化,看问题不够客观全面,有时甚至是钻牛角尖,走入极端。

人的心态、情绪健康非常重要,积极乐观情绪的人就像是一个富有弹性、韧性的拉带,能伸能缩。消极情绪的人就像是一张脆弱的纸,一拉就碎,一捅就破。这是很多年后的夏云,回顾自己高中的得与失,所获得的感悟。

高三的冲刺,没有为夏云换来顶流名校,夏云按部就班的进入了H省某所双非一本师范院校就读,在大学本科一年级时,因为不太适应环境,曾经凝视湖面良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