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话让项羽第一次感到修真界的冷酷无情,仅仅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垄断修行的境界,这和俗世的官僚又有何不同?
黄石公的询问打断了项羽的沉吟:"公子这次入世是为了什么?"
项羽心里微怔,面上却不露端倪,灵光一现间他想起来那个名士风流的男子。
他回忆起上官都灵曾说很多人来理想乡是为了在沙场的滚滚风尘中获得感悟,"鸾翔凤集,群英荟萃",想来与世家大族相交集的人比起隐世宗门的弟子也不遑多让吧。
"将士厮杀刃染血,百军怒发裂河山。我入世就是为了去那兵戈之地走一遭。"项羽如是说。
哪知清高淡泊的黄石老人居然喜出望外,"铮﹣-"摆在地上的短剑冲天而起,整个山头被清冷而璀璨的光所笼罩。
一时落叶如雨,剑气如虹,原本暗淡无华的三寸短剑宛如有灵,分享着主人的欣喜。时而如惊雷,划破天穹,时而似锦绣,飘然若仙,方圆十里气温都骤降几许。
短剑似被无形的手紧握,悬停在老者身前,这时项羽才注意到刚刚铺天盖地的剑芒竟将大地轻易撕碎,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却近不得两人周身半分。
老者气势一变,一声长啸如鹤唳九霄,短剑飞鸟投林般归鞘,黄石老人开怀笑道:"这就是缘法啊。"
见项羽不明就里,老者解释道说:"吾乃道家赤松子一脉,可贫道的绝学却是《三阴噬神剑》,此剑诀专破神魂有伤天和,只有臻至大成之境才能化阴为阳,走堂堂正正之大道。"
涉及到修行方面的要义,老者从不一语带过:"三阴指六条阴属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胃经、足厥阴肝经;阴本就是阳的反面,有杀戮、破灭之本意。"
"这门御剑法诀是道家秘传,命名时便取'斩妖除魔而后上噬神明'的意味,非大智大勇之人难以降伏;而初学入门时这门剑诀煞气汹涌,剑出闪烁阴风鬼火且不嗜血不回,这与人心无关是剑法本身的凶性。"
"《抱朴子·地真》上有言:'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分则见其身中三魂七魄',魂魄非得道者不可见,故但凡被此剑伤及魂魄则药石难医。"
说到这里,黄石公问项羽说:"那你可知三魂七魄之称谓?"
项羽知这是黄老的考效,条理清晰道:"三魂指天地人三魂,又称胎光、爽灵、幽精,存于精神之中:而七魄名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对应喜、怒、哀、惧和爱、恶、欲,存于物质之中。"
心知项羽用功匪浅,黄石公欣然道:"的确,三魂七魄堪称肉身的掌控者,这剑诀可择其任一而伤之,所以妙用无穷,我希望你能降伏它,亦磨练本心,避开歧路。"
见到项羽眼中的凝重,黄老也是一叹:"是啊,即便你走武学这至阳至刚的路子,也难以降伏这凶剑来阴阳合济以此得道。"
正说着老者却话锋一转:"而缘法妙就妙在你入世观杀戮而修行,遍野的尸骸是满布惨然阴气不假,可战场厮杀时是血勇之阳气,以之冲合《三阴戮神剑》的煞气。"
眼见项羽可能心中有话但碍于礼节不打断自己的话,老者希望可以打消他的顾虑:
"我知你一身修为不少都放在一杆枪上,可枪终究难离手只长于近身,而这门剑诀可助你步入阴阳合一之武学化境。"
"长者赐,不敢辞。"项羽抱拳躬身一礼,谢过这至情至性的老者,他深知不求回报地传授绝学是多大的恩情。
"相处这些日子,我也知晓你的心性,有狂意而明本心,真的很好。"老者眼中满是往事。
"我曾经不那么看着心性。门下大弟子暴躁,还未通过考验得受真传,就叛出师门转而跟一拳师学艺,九十三年前听说意气之争被人乱刀砍死;而二弟子嘴甜讨巧,学得一门御剑术,却在八十一年前的遗迹中因一口真器剑胚向我暗下杀手……"
项羽看着面前这个眼中饱含沧桑的老人,他能听出老人言语中的悲哀,对徒弟费尽心血却孤独终老,项羽想安慰老人却不知如何开口。
老人心境高妙,只沉浸在回忆中片刻便恢复了平静的神色:
"天道者,日升日落也。满天星辰轨迹乃至人的一躺一卧,无一不包融于天道之中。而寻道,不过是于天地间见本心,和心中见天地罢了。"
"可惜我走炼神一脉,可你在练气和武学上已经有了自己的领悟,我教不了你更精深的练法了,希望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