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王:重瞳逆命 > 第20章 死生难易 蓬莱仙药不可寻

第20章 死生难易 蓬莱仙药不可寻

繁星依旧闪耀,而一缕幽蓝的晨曦已悄然撒下,为远山披上黛青色的外衫。

别情再难舍,分离终至,言谈再真挚,措辞终尽。

"但持正念行正道,莫顾前路险恶途。

凡是别时终须别,愿使天地与君存。"

黄石公斟了一壶热茶,两人对饮一杯,他赠了项羽一段箴言:"不遇真法莫妄参,不遇知音莫枉传。

武者藏锋势内含,永记空灵晦外沾。至性忘情皆是道,上体天心最难求。强求万法尽无用,心意至坚断水流。"项羽情真意切地抱拳一礼,便告辞离去,朝霞辉映少年挺拔的背影。

老人久久凝视着霞光下愈来愈小的剪影,他让项羽先行离开,只因他不想再次体会那渐行渐远的哀伤。待少年走到地平线光影的刹那,只见他停了下来,缓声说:

"师父,祝你修为更上层楼,顺利扫除奸孽,待我出世之时便以你之名,若有未了的因果就由我一肩相承。"

声音很澄澈,澄澈到不曾带有一丝离别的惆怅,只留下难以言喻的年少朝气,声音有很轻,但项羽知道老人能听到。

只见老人脸上浮现若有若无的会心微笑,似苦笑但更多的仍是欣慰,拭去眼角莫名的湿润,他淡淡拂去心间的离殇,即刻便要准备回去面对故人了。

等黄石公在桌案上看到项羽留下的《三鼎塑金身》、《魔音贯耳》和《纵云梯》三本秘籍时,还是自语出了声:

"这小子,除了宗派功法以外的所学全给我留下来做甚,我需要这些低阶秘籍吗?真是的,希望我给的练气功法比他从宗派所学的强吧。"

话这么说着,老人还是郑重地将三本秘籍收入百宝囊中,使法决令石屋隐入土中,老人却是并未离开,转头去了谷城。

以法决塑一块黄石立于城下,又留下一衣冠冢,喃喃道:"给张良那孩子也留个念想。"原来他还不曾忘记授书时说过的话,"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此后黄石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十月葵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

时年正值理想乡历公元前210年下旬,此时的秦始皇已然病重。

《史记·秦始皇本纪》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此时的胡亥、李斯等人已经有了不轨之谋,因为尽管侍卫御医等人不敢直言嬴政的的状况,但他们却心知肚明。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19年正月的邯郸,《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国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庄襄王因病故去,享年三十五岁,雄才伟略远胜先人的嬴政却继承了父亲早逝的体质。

自幼体弱的他却事必躬亲,这给他身体带来了严重的隐患,而他的第五次也就是这次东巡,便是让他不堪重负病倒的导火线。

原来自公元前218年前,张良于古博浪沙之地的那次刺杀后,又发现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和出言"今年祖龙死"的仙人……

种种迹象令赢政深感不安,为消灾避祸,始皇听从占星师之言,第五次巡游震慑宵小的同时也是抱着求不死药的念头;

然后舟车劳顿和气运分崩离析反而成了那'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嬴政在会稽时便身感不适,至平原津后更一病不起。

而秦始皇的刚愎自用更是招致人伦相杀的惨剧,历史的朝堂或许波诡云谲令人如置身谜团,但身在局中的人反而能管中窥豹。

《史记》描述公子扶苏:"为人仁"、"百姓多闻其贤",而《史记.赵高列传》中也记录了那个未来权倾朝野的奸相对于扶苏的评价:"刚毅而勇武,信人而奋士"。

而导致扶苏含怨自刎的根结却正是他这份令百姓乃至赵高都为之称道的贤明,赵高升起行"伊尹之事"废长而立幼就是因为没有信心掌控扶苏。

嬴政的一心寻蓬莱仙药和扶苏心中对伟岸父皇的崇敬也助推了惨案的发生。

赢政对长生的疯狂渴求源于儿时的病弱,可那份偏执的渴望而掩住了他认清状况的能力,命不久矣的嬴政终日沉迷丹汞之术,却忽视御医对他的担忧。

于是当他一病不起时,这个致命的疏忽爆发了,自古立长不立幼,可即便在所有人眼中扶苏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但他缺了那份来自帝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