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
元庆二十一年。
上京的上空笼罩一层灰蒙蒙看不透的阴霾。
只因为元庆十九年冬,骁勇善战年轻气盛的太子带领兵马把北地鞑靼打的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那时候太子屡战屡胜,意气风发,不仅把鞑靼逼进沙漠,还打算乘胜追击一劳永逸的解决掉大商这个多年的敌人。
然而并不能如他所愿,在饮马河的一场战斗里,太子殿下被对面的敌人一记冷箭射中肩膀。
那场战役太子殿下胜利了,但那记冷箭几乎毁了他的整个人生。
那冷箭有西域剧毒,中箭者除非得到解药,否则日日煎熬痛苦,直至毒发身亡。
圣上疼惜太子,秘密寻遍天下名医,用尽天下珍药仍然不能给太子解毒。
最后无奈,还是一位得道高僧给了个法子,配合上京三十里外的苍山温泉,得以暂时压制住蚀魂毒。
圣上不肯放弃太子殿下,仍马不停蹄派人秘密前往西域,寻找解药。
第二年王天不负有心人,西域传来消息,有一西域婆婆,能解此毒。
圣上大喜过望,用尽万金诱惑护送那位西域婆婆秘密赶往上京。
谁知希望成了空望,船只抵达台州之时,遇上了倭寇,海上倭寇穷凶极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那位西域婆婆与一干护送之人惨死在台州。
在派人前往西域,再也找不到能解此毒之人。
至此,太子殿下的毒被搁浅下来,日日钻心剜骨之痛得忍着。
朝中形势也渐渐大变。
即使有圣上的宠爱,也抵不住旁人不看好太子殿下,转而投奔晋王爷。
太子殿下虽有监国之权,分理庶政,励精图治。
但不知为何,这两年来屡屡出错,引得圣上动怒。
朝中更有文官进言,太子有罪疾,东宫应当易主,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当今圣上气的不轻,当即把那几个文官拖到文华门杖打,此等奏书停歇了一段时间。
然而没过多久,此等奏书又接踵而来,这次不仅有文官武将之流,内阁大臣也曾有进言太子殿下不宜继承大统。
而后到今年。
元庆二十一年。
太子几乎在朝中孤立无援,大权旁落,而慧妃之子晋王爷,越发得圣上宠爱。
圣上今年八月初,为了国家安稳,亲征北地,讨伐鞑靼。
归来时应该是太子领衔百官迎接圣上,而当时太子还在汤泉压制蚀魂毒,以至于德胜门毫无准备。
圣上勃然大怒,怒斥太子殿下藐视皇权。
一旁晋王跪下给大哥求饶,求圣上宽恕太子殿下。
因为太子殿下是因为压制蚀魂毒才导致延迟,此事事出有因哉!
没想到圣上更怒了,直骂东宫不堪大用,只会误国误民也。
似乎下一刻就要废太子!
东阁大学士薛仁这时站出来跪下领罪。
太子殿下曾多次嘱咐微臣,圣上为国为民,远征北地,今日班师回朝需认真对待。
而微臣昨日做了一手好诗,便与好友阅知,在一片丝竹管弦声中多饮几杯酒水,以致今日误了大事。
太子殿下进汤泉之前还曾派人提醒微臣,微臣糊里糊涂,酒气未消,未听入耳,臣有罪!
圣上闻言,怒火转向东阁大学士薛仁,把他打入诏狱,任谁求情也无用!
………………
薛府,兰花苑。
“那位西域婆婆在台州丧生,朝廷可有派人去查过?”身穿鹅黄色撒花烟罗衫的少女,听着身旁敏姑姑打听回来的事,冷不丁问了这句莫名其妙的话。
少女正是宋晏之是东阁大学士薛仁的外孙女。
但宋晏之的亲外祖母只是薛仁的一个妾,虽温柔体贴很得薛仁的疼爱,但可惜命里福分薄。
只生了一个女儿,便是宋晏之的亲娘,薛语。
薛语长大之后嫁了一位祖上行医的东家,东家沉稳刻苦,夫妻俩日子和和美美。
虽然只有宋晏之一个女儿,但丝毫不影响对宋晏之的疼爱。
可惜好景不长,父母两人在宋晏之六岁那年分别去世。
薛仁疼惜外孙女,把宋晏之接来薛家养大。
宋晏之自小安静不黏人,加上薛家嫡母,也就是宋晏之名义上的外祖母宁氏。
两人因为没有血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