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收服猪八戒的时候,便从猪八戒的口中得知,乌巢禅师乃是有德高僧,故而专程前来浮屠山拜见,不过看见端坐椅子上的林风,顿时有些不清楚该如何称呼。
陆压道君面带笑意,将唐僧扶起:“圣僧请起,此乃吾一小友,圣僧倒是不必介怀。”
旋即孙悟空和猪八戒逐个对着乌巢禅师行礼,猪八戒是知晓乌巢禅师法力无边,至于孙悟空……则认为乌巢禅师是二伯的客人,不能在二伯的面前失了礼数,让二伯丢脸。
待到孙悟空最后一个见礼过后,唐僧方才念诵佛号:“阿弥陀佛,请问禅师,此处前去西天灵山大雷音寺,还需多少路程?”
陆压道君仍旧面带笑意:“甚远,甚远,若仅仅是路途遥远也就罢了,此去路途不开智野兽较多,妖魔横行山头,怕是路途艰苦!”
唐僧求佛之心坚定,于是再次恭敬询问:“敢问禅师,路途该有多远?”
陆压道君便回应道:“此去路途遥远,但是圣僧求佛心坚,却也终究是有抵达之日,不过路途劫难妖魔难消。”
唐僧听闻此言,急忙道:“不知禅师可有解决之法?”
陆压道君继续道:“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有二百七十字,若是遇到魔障,念诵经文,自当无害!”
唐僧闻言,顿时面露欣喜,恭敬跪地,求取真经!
陆压道君方才念诵经文,将这短小却蕴含大神通的《多心经》传授给唐僧,他念诵一句,唐僧跟着念一句,待到陆压道君将五十四句的《多心经》讲述完毕后,唐僧便已经将其尽数记在心中。
每次默念《多心经》,都能够有所感悟,念诵几次过后,顿感念头通达,心思平静,甚至就连先前难以解开的佛理,都要被领悟!
唐僧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心中自然甚是惊喜,更是认定,眼前的乌巢禅师必然是比肩观世音菩萨那般的存在,特来浮屠山,将他点化,故而态度更加恭敬!
心中多次默念,将《多心经》牢牢记在心中,唐僧便再次跪拜道:“敢问禅师,西天灵山大雷音寺距此处究竟多远,弟子提前知晓,也好多有准备。”
陆压道君面带轻笑,缓缓吐出一串偈语: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
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话音刚落,便看见陆压道君开怀大笑,不见有什么动作,巨木和茅屋,石桌和椅子,尽数消失不见,同时消失的还有陆压道君和林风的身影,出现在鸟巢中。
唐僧面露沉思之色,难以解开心中疑惑,正当要询问的时候,却是被孙悟空拦住。
此时的唐僧更加疑惑,不知孙悟空何意,孙悟空冷哼道:“师父,我等尽管西游就好,也无需询问这劳什子禅师,俺老孙便知晓!”
说罢,金箍棒出现在武空的手中,挥舞之间化为千丈之巨,向着巨木顶端的鸟巢捅去!
不过……陆压道君带着林风返回鸟巢后,看似简陋粗糙的鸟巢生出莲花朵朵,神霞仙雾缭绕,即便孙悟空有血脉神通,却也难以撼动鸟巢上的些许枝丫!
唐僧看见如此情景,顿时慌张不已,赶忙拦住孙悟空:“悟空,菩萨心善赐予真经,你为何如此无礼!”
孙悟空面带冷笑:“哼,真经确实是好真经,指路就好,这禅师为何要在偈语中暗骂八戒和俺老孙!”
唐僧仍旧不解,赶忙问道:“禅师所言乃是西行之路,何时骂你?”
孙悟空冷声道:“你倒是没听出来,他最后所言的‘野猪挑担子’,骂的便是八戒,而后‘多年老石猴’,就是在骂俺老孙,若不是二……尔等拦我,莫要说对他道场出手,俺老孙定然要让他长长记性!”
此时的鸟巢诞生莲花朵朵,神霞仙雾缭绕,猪八戒前世乃是天蓬元帅,此刻顿时心惊不已,对于这位乌巢禅师来历有所猜测。
他心中明白,取经队伍中,没有人是乌巢禅师的对手,故而在孙悟空恼怒出手的时候,他赶忙快步上前,赶紧拉住孙悟空:“师兄莫要动怒,禅师知晓过去未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