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下葬次日(死后第五天),王家来了一客人,正是前日主持法事的道士。
此文的道士并非专指道教人士,而是修道之人的泛称。《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这名道士姓曹名楚桥,梅山教人士,当地人称为“师公”,是王四爷的远房表哥也是师兄。
王四爷的舅舅与楚桥道士的父亲是堂兄弟,四爷舅舅传四爷木匠法,堂舅传楚桥道士梅山法。
王四爷见有人来了,便迎了出来喊道“桥哥,你怎么来了?”。
“老弟,我昨天回想了一下,觉得见心的死可能没有表面那么简单,隔边陈老倌也是吃药死滴,而见心死前的那天晚上正是陈老倌的头七夜!”。
“有这个可能,虽然我家里有我在,但我毕竟只是个木匠,那天我又清早就出去做活了,多半是见心去摘菜时被迷了窍,宏伢屋里菜园子就在陈老倌家那边。。。我是听到见心呕吐声赶忙跑去,发现当时她正在用头发抠嗓子眼,刚喝下药就清醒后悔了”。
“你这么一说就八九不离十了,百草枯毒性太大了,可怜见心这女娃了,远伢子也造业(可怜)。。。我今天来就是来看看你的意思,后天就是头七,按你刚刚说的情况见心也不是真的想死,毕竟是枉死之人,你看要不要防范一下”,说完桥道士看向了王远房间。
“要得,看你也没带家伙事,我去准备仙箕的家伙”。
.......
王四爷拿了三盘果子、三盏茶、三杯酒供在了三叔正堂屋神龛(kan,一声)下的供桌上,这里准备的是“请仙箕法”,算一种简易“法坛”。
神龛是当地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的,正中写有“天地国亲师位”几个大字,然后供奉有祖宗牌位等。“天地国亲师”是儒家信仰,当地受梅山文化影响,基本也是综合了道、儒、释三教信仰。
注:梅山教是广泛流传于湖湘地区一个介于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之间的准宗教,并跨境传入粤、闽等地。起源于古梅山峒区域,相传为九黎后裔居地(主要为苗、瑶两族),教派融合了巫傩(nuo二声)文化和正一道的思想及仪轨等内容,也包含了部分儒释两家的信仰和当地民间的传说,是一个较为全面且系统的教派。
而梅山教的一些内容也是研究梅山文化(蚩尤文化)的重要依据。这里作者仅是对这一教派文化作一简单介绍,并非宣传迷信,毕竟宗教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索,小说里仅为借用,切莫当真!
桥道士洗漱完毕(净面、净手、净口)就来到供桌前闭眼默站了一会,继而上香祝告,口中念念有词。
继而存思运气,右手拿起敕过的毛笔,蘸上朱砂,吹气于符,紧接着左手掐诀,右手下笔,口中念道:
“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一转天地藏,二转鬼神惊,日月两点合明动乾坤,急急如律令。。。”如此咒语数句,咒毕笔停。
符画完,只见其将笔尖朝上,笔头朝下,凝眼贯注于笔头,用笔头撞符纸三次,然后用金刚指(也称灵官印)敕向黄符,最后将已画好的符纸,用剑指夹起绕过香炉过烟三次,如此这般,画符数道。
几道符画完,桥道士颇显疲惫地与王四爷说道“将这些符贴到宏伢屋里门窗之上,老二老三屋里也贴上几道”。。。
死后第六日无事。
头七晚上,沉寂的夜空乌云流动,月亮被遮挡住,王家宅子也笼罩上一层暗色。继而小雨忽至,淅淅沥沥地落在窗沿上。
王远在奶奶的哄声下逐渐睡去。子时十一点半,睡着的王远先是一惊然后脸上浮现微笑,不多时又眉头皱起,紧接着疯狂挣扎口里发出呜呜声,继而惊醒,目流清泪,双眼无神。
王远梦中,他正一个人躺在床上,突然一身穿衬衣、夹衣、棉服,脚履黑色绣花鞋的女人来到了他的床边,他吓了一跳。
“这身衣服好眼熟啊,好像是妈妈死后姨妈她们给妈妈穿上的衣服,是妈妈来看我了吗?”王远想到。
他看向女人的脸,很是苍白,但确实就是他的妈妈,“妈妈,妈妈,你回来了”,王远张开手向女人喊道。
“乖崽,是妈妈,是妈妈,你想妈妈吗?”
“想,爷爷说你去天上了,所以我想你就会看天上的星星”
“那你要不要跟妈妈一起走?”说完王远妈妈便抱起王远向窗外走去,没想到这时王远却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