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御龙宫也是十分恢宏,御龙宫外是钰门,从钰门外走向御龙宫,需要迈上一条颇长的台阶,台阶足有一百九十阶,每层台阶都是使用青玉铺垫而成的,极其奢华,再往上,便见一座恢宏大殿。
这大殿下方由十八根巨柱支撑着,每一根巨柱都由千年以上的奇楠沉香建造,释放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大殿上方,更是金黄一片,整个御龙宫都是由赤煌玉瓦铺垫而成的,一眼看去,赤黄金光一阵闪烁,尤为大气。
不出半刻,在太监的催促下,一众大臣已然踏入了御龙宫,有序而立,纷纷肃静,等候着皇帝上朝。
一众大臣之中,白启、赵告两人身居高位,一步当先,排在了最前头,白启嘴角轻抬,瞥了一眼身旁的赵告。
却发现赵告不仅没有一丝开心,而且脸色黯淡无光,白启当然是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他故意为难赵告:“丞相,今日可是大喜之日,怎么就这般不悦呢,难道太子回朝,不值得你高兴吗?”
此言一出,一众大臣纷纷看向赵告,太子回朝之日,竟然露出黯淡的脸色,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对太子不敬,不少大臣都想找赵告的茬,看这回赵告怎么辩说。
赵告听闻,脸色不由难堪,不过他的嘴上功夫倒是十分不错,连忙挤出笑容说道:“昨日得知太子回朝,非常激动,一时太兴奋了,昨夜彻夜难眠,直到三更时分才入梦,今早才这般无精打采而已,还希望各位不要误解。”
赵告环顾四周,发现不少曾经和他站在一个队的大臣,得知太子回朝后,都纷纷倒向白启那一边了,心中不由气愤。
现在的赵告大势已去,他多年的计策,怕是要功亏一篑了。
赵告正气愤的时候,楚晨已经缓缓搀扶着楚风上朝,楚风还是那般羸弱,一步垫着一步,不过肉眼可见,楚晨回朝后,楚风的气色已经好了不少。
“吾皇…………”
“…………平身。”
作者:无聊的情节我就帮诸位道友略过了,还请诸位道友自行脑补便可。
行礼之后,白启一步向前进谏:“陛下,既然太子已经回朝,那陛下就可以让太子处理朝政了,太子身处民间十五年,不怎么参与政事,历经颇少,借这个机会,也是对太子的一番磨练,还望陛下纳谏。”
楚风现在的病势越发沉重,根本无法打理朝政,导致朝廷的内政大权,几乎都在赵告的手里,他一手遮天,弄得朝廷鸡飞狗跳。
现在楚晨已经回朝了,他白启怎能还让赵告继续胡作非为。
白启此话一出,王简、赵陀纷纷响应:“我们也是认为,应当让太子接管政务。”
见两人率先响应,接着陆续都有大臣附和,所说的话都是让楚晨接管政务。
看见一众大臣都支持让楚晨接管政务,楚风心头一悦,也打算让楚晨接管政务。
只是不曾想,这时赵告却一步向前,进谏道:“白将军的谏言,我也是认同,只是太子身处民间多年,不曾参与政务,经验还是太少了。”
“若是直接让太子接管政务,只怕太子一时难以处理,依臣之见,莫不如先让太子对朝廷政务了解一番之后,再让太子接管政务,我这也是为太子分忧啊,望陛下三思。”
楚风听闻后,轻轻点了点头,他认为赵告的话更有理。
只是白启等人听闻赵告的话后,不由愤恨,这赵告的诡计还真是多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太子接管政务。
不过白启虽痛恨赵告,但他心里也是觉得赵告的话更有理,楚晨现在什么都不会,真要让楚晨接管政他还真是处理不过来。
但是就算楚晨不能处理政务,白启也不愿继续让赵告一揽大权,即使赵告的话更有理,他也力争:
“臣经常和太子交谈政事,太子每每出言,都能直点迷津,臣以为太子对政事已经通晓不少了,陛下可以放心让太子接管政务。”
不过白启说出这话时,不由有些心虚,这话纯属是他瞎编的。
楚风听闻此话,不由对楚晨欣赏了一阵,若是如此,他还真就打算让楚晨处理政务了,随后楚风便说:“既然太子已然通晓政务,那今后就让太子处理政务了。”
只是这时,一个太监突然凑近楚风耳边悄悄说了几句,楚风眉头顿时褶皱。
他连忙看向众位大臣:“刚才突然传讯回京,西戎突然进犯我大楚,占领风壁一城,诸位爱卿谁愿前去平叛?”
一听到这话,赵告立马就精神了,心里突然有计,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