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因盗窃被捕后,顺带将娘·尚囊也供了出来。
这可触动了松赞干布的禁忌,父亲就是被身边内臣毒死的,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自己的侍卫再被大臣渗透。
此事爆发后,无论娘·尚囊是否谋逆,结果都只有一个。
松赞干布毫不留情的挥起了屠刀,娘氏家族以谋反之罪被灭族。这个历经两朝的豪门世家,就此烟消云散。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遂威逼尚囊的都尔瓦城堡。……灭了尚囊,都尔瓦堡也遭拆毁。”
娘氏一门惨遭屠灭,其所代表的苏毗系大臣无不股栗。
为保持权力结构的平衡,松赞干布并没有将大相之位,授予后藏系代表琼保·邦色,而是扶起了另一个苏毗系的大臣——噶尔家族的噶尔·芒相松囊。
煮熟鸭子飞上了天,这让琼保·邦色极为恼火。他在朝堂上傲慢无礼,大放厥词的强调以往功绩,贬低噶尔家族的新任大相。
当时,雅砻系大臣已在平叛期间,被打击得一蹶不振。
苏毗系大臣又因为娘氏灭族事件,人人自危三缄其口。
而以琼保·邦色为代表的后藏系大臣,控制着后藏地区大片的耕地、牧场,坐拥数万奴户。
其实力在吐蕃贵族世家中一时无二,更可怕的是后藏和象雄接壤,如后藏投向象雄,对吐蕃将是个沉重的打击,甚至足以改变吐蕃和象雄间的微妙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松赞干布也不得不暂时忍让,以琼保·邦色代替噶尔·芒相松囊为大相。
琼保·邦色走向大相位置的道路并不光彩,但必须要承认,他是一位能力出众的大臣。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对他的能力有颇多褒奖之词,“邦色苏孜聪俊之才,能同时断三桩案件。同时听四件事而决断之。
与每人奕棋,当一局中对其对手将败北时,即帮助对手,令其取胜。
一次,有群鸽从天上飞过,彼点数之,一、二、三、四、五、六。待鸽飞返时,复数之,缺其一,乃日:“抑或为鹰隼所噬乎?速往视之!”果见一鸽为鹰所噬。
如邦色苏孜之敏明,计谋深远,识人,聪俊,于众人之中能如彼者,不可复得也。”
尤其是在吐蕃征伐象雄的军事行动中,坐镇后藏的琼保·邦色以总指挥的身份,运筹帷幄,出色的完成了整个后勤系统的协调。
事后论功行赏,琼保·邦色以大相的身份,兼任了象雄地区的执政官。
至此,琼保·邦色走到了人生的顶点,治下属民多达数十万众。
但很快,松赞干布就对一家独大的后藏系下手了。他以“琼保·邦色老髦”为由罢黜相位,令其回乡晒太阳(“曝日闲居”)。
不久,在家晒太阳的琼保·邦色又开始不甘寂寞,他向松赞干布上奏道:“往昔,先王赞普南日伦赞在位之时,小臣亲自将藏蕃收归大王辖下。然,先王并未亲自巡视,亦未亲临其地,今王子赞普登基,请亲往巡视,亲临其地。小臣将于寒舍赤邦松之中,举行盛大酒宴迎请大王启驾,大王其赏光否?”《敦煌吐蕃历史文书》
松赞干布满口答应后,并未即刻启程,而是派噶尔家族的另一位贤臣——禄东赞。
禄东赞一来视察就发现了问题,向赞普汇报琼保·邦色摆下的是“鸿门宴”。
松赞干布当然是不会来了,来的是禄东赞带领的军队。
事已至此,琼保·邦色的人生选项,就剩下要么断头、要么灭族了。他选择了自杀保全家族,当儿子来到他的面前,琼保·邦色老泪纵横的说道:“事已至此,你取我的首级献予赞普,表示你不同意叛乱,故杀我投降,或可保留你的性命”。
言毕,挥刀自戳。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当域宋(禄东赞)潜回后,琼保·邦色知事已败露,乃自刎毕命。
死前,嘱其子昂日琼割下其首级,持往赞普之牙帐。
昂日琼向赞普禀报:‘臣之老父,日薄西山,心生逆二之念,设置阴谋,此罪行我将向噶尔·域宋揭露时,域宋已看穿,知其底蕴,返回大王牙帐。
臣乃将老父杀死,割下其首级前来报命,大王可否不毁灭臣之家族政事乎?
(松赞干布)亦如昂日琼所求,未毁其家族政事。”
那么,琼保·邦色是否确有谋逆之心呢?
老实说,谁都不可能有明确的答案。
从琼保·邦色本人的威望上说,出身后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