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行走阴阳 > 第66章 剃刀刘落魄投矿坑,发财路反而掉脑袋

第66章 剃刀刘落魄投矿坑,发财路反而掉脑袋

要说颠倒山金矿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几百年前。

那时矿脉并未荒废,反而环绕着矿坑,形成了颇为繁荣的商圈。

诸如酒肆驿所、窑子药房、馆子当铺、赌馆烟馆,可谓是一应俱全。

只要有钱,在这矿坑集站,就是大爷。

好酒好肉吃着,俏婆娘搂着,荤曲儿听着,烟袋抽着,真可谓是“天上人间比不足,玉皇老儿急下界。”

可这套活一下来,家里哪怕有金山银山,也架不住如此折腾。

所以这地界,鱼龙混杂,钱就是王法。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人想来此地分一杯羹。

其中有个剃头匠,人称剃刀刘。

这人一生,说不上传奇,但也是当地名噪一时的阔少。

可也就是因为这人,竟让整个矿坑商圈,成了一座鬼城。

话说剃刀刘,自幼跟着老师傅在城里学徒,除了剃头刮脸的本事,剩下的什么都不会。

而且他那剃头的手艺着实堪忧,几年下来,拿刀的手还是抖个不停,削个冬瓜皮,一刀下去能剜出冬瓜瓤来。

老师傅见剃刀刘不适合吃剃头匠这碗饭,本想将他打发走。

可一个半大孩子,没了老师傅这个依靠,又到何处去讨吃食?

老师傅不忍心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徒弟流落街头,只能更加细心教导,让剃刀刘每日苦练,希望能有开窍的一天。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剃刀刘又苦练了几年,那冬瓜皮削的,一刀下去,完全贴着瓜肉。而且薄厚均匀,中无断裂。

一般的剃头大手,手上的准头都难以拿捏到如此程度。

老师傅深感欣慰,摸着剃刀刘的脑袋说,可以考虑出徒了。

剃刀刘感恩老师傅教导,双膝跪地,一个脑袋磕下去,三谢老师傅的教诲之恩。

老师傅扶起剃刀刘,唤来几个师兄弟,让他们相互剃头刮脸。

要说此举何为?

只因剃头匠一门,练手用的是冬瓜,出徒考验用的是真人。

可是哪个人会不惜性命,让生瓜蛋子在自己脑袋上动刀?所以这出徒考验,非得同门师兄弟互为靶子,练习不可。

且不说先前几个师弟刮的如何。

单说轮到剃刀刘上手时,但见他手握刮刀,心中竟萌生出一丝胆怯。

只因他这些年,一直对着冬瓜练习,第一次面对大活人,还是自己的师弟,哪里有不紧张的道理?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剃刀刘咬紧牙关,将刀刃侧倒,探到师弟的头皮上。接着深吸一口气,聚精会神的一刀刮下……

哪曾想,“踩上高跷来屎尿,蹬起车子掉链子。”

原本不抖的手,不知怎么忽然猛烈抖动一下。

那剃头刮刀锋利无比,只是轻轻这么一抖,刀刃就直接囊进了师弟的头皮。

师弟只觉头顶一凉,心知坏了,当即大叫一声,准备制止剃刀刘。

可是为时已晚。

剃刀刘抖着手,一刀下去,直接削去了师弟的一整块脑瓜皮。

疼的师弟抱着脑袋,满脸是血。哇哇大叫的跑出院子,顺着大街,直奔医馆寻人医治。

好在师弟并无大碍,脑瓜皮也被缝了回去,念在同门学艺,也没对剃刀刘过多计较。

但是,这一折腾可倒好了,剃刀刘的名声彻底在当地打响。

当地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三岁孩提,都知道老师傅有个不成器的小徒儿。这小徒儿是个手下没有分寸的楞种,学的不是剃头的手艺,而是刽子手的技法。

哪有不惜命的主,敢在他的刀下剃头。

老师傅见剃刀刘在当地已经坏了名声,就算未来出徒,也讨不到一口手艺饭。

老师傅正为徒弟生计发愁时,恰好听闻朝廷在极西之地,发现了金矿矿脉,已在周围建设商圈。

其中不乏夜宿区,冶炼厂,还有各种生活设施的集站,三百六十行一应俱全,唯独少了一个剃头匠的位置。

最主要的是,当地矿工居多,来自五湖四海,谁也不认识谁。徒弟剃刀刘去了,起码可以讨一份生计。

于是老师傅将徒弟叫到身边,将矿坑商圈之事告知。并且再三叮嘱他要好好磨练手艺,切莫再出什么差错。

剃刀刘心说,“我这手艺虽差,但听说矿工命硬,不然也不会吃下矿这碗饭。师傅所言也不无道理,我不妨去那一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