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严走时说了让他们先休息一天。
李北皓先看了看随严给他的一些书,这些书不多,却藏着随严上辈子的华夏文学经典。
他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惊叹,随严不知从哪里得到的诗篇,他从未听过,却又极优秀的诗篇文章。
还有那些诗人,这么有才,他之前却没听说过,真是遗憾。
也不知道随兄从哪里得到的这些诗词,好多他都从未听到过。
这个朝代的开国女帝虽是穿越过来的,却不记得大部分的诗词,只记得一些比较出名的诗,甚至就连一些出名篇幅却有些长的都不记得了。
随严这些诗词他准备改天找个时间放出去,不过突然出现这么多优秀诗词文章,也不知道会不会造成压力,让一些人崩溃,或者有人因为这些更有灵感,谁知道呢?
毕竟从历史上来看,这个朝代在以后必定会被称作盛世,这些诗词文章也会被后世阅读传诵。
这般想着,他又有些揶揄,也不知道这方世界的人知道了那些诗篇都是他放出来的该有多震惊,会不会对他有那种又爱又恨的感觉。
如此想着,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又继续写起了《西游记》。
说起西游记,最近随严把活字印刷术给了他的师父,韩明字元乾。
之前教他时已是举人,后来更是成为了状元郎,现在已是正三品工部左侍郎了。
之前他说明他不科举了之后,他师傅还惋惜呢。
现如今他更惋惜了,这活字印刷术要是是真的,还被他给研究出来了,假如他是做官的,到时候圣上定会给他升官。
而他已经升无可升了,右侍郎和工部尚书如今没有做错什么事,不好罢免,圣上顶多给他奖励一些物品。
不过最重要的是随严这个名字已经进入了圣上的耳朵里,并被记住了。
毕竟之前乡试案首差一点没了,他还是知道的,他都做好了准备给他的师父工部左侍郎放几天假了。
结果没死,还整了个活字印刷术。
不过那不重要,就算没有做官,那也是他的爱卿啊!
这一下直接把科举变得更简单了,到时候他推举发展民智就更容易了。
想到发展民智,他又不得不佩服他先祖——开国女帝的智慧,她留下了许多条遗言,其中就有多条是关于科举和开民智的。
他也实验过,把一些少年安排在一个村子里读书,只要读的书多了,那些人反而更爱国。
再联想之前的汉朝,哪怕国家没了在最开始的时候仍有一些读书人喊着匡扶汉室。
而那些老百姓谁会在意最上面的人是谁?他们只在意自己活的怎么样。
谁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跟着谁。
要说没有伤感那倒不至于,只是没有活着重要罢了。
但是不管怎样,事实证明开民智利大于弊,而且他从小就看之前开国女帝的遗言和文章,眼界早就扩大了。
也知道做皇帝时应该怎么做,变法是要参考百姓意见。
也知道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也不知道这个叫随严的会不会是老祖说的可堪大用的“穿越者”。
上面的心思随严不知道,他现在正在改西游记,他也只是在个别随思思在的时候才手写,其他时候都是让随酒复印出来。
然后把手稿给随家人看完之后交给书店,这倒不是他家的书店了。
不过由于西游记第一部出来的时候过于火热,那家书店又把它紧急加印之后,把这个话本子的分成又变成了三七分,随严七,他们三。
就这,话本子还供不应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