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佚史记载,这个古墓应该是唐隐太子之墓。
公元626年,唐皇宫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发生了一件影响超过一千六百多年的大事。李世民率领秦王府众人,埋伏在玄武门,在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上朝之时将其斩杀。
因玄武门之变,唐太子李建成为唐太宗李世民所杀,功败垂成,江山易手。
然而唐太宗毕竟是千古一帝,煌煌中华历史上可以排进前三的帝王。
正常情况下夺嫡成功的皇帝,对失败者大多是斩尽杀绝的,污其名声,杀尽仆从,方能以绝后患。李世民也没有妇人之仁,对于李建成的儿子斩杀殆尽。
然而事后李世民却对于李建成恢复太子称号,并将建成太子和李元吉厚葬。然而为了防止建成一党借机生事,盗取建成遗骸,明面上的建成墓穴放在了长安,真实的墓穴却设置在了陇右。
历史传说,李世民晚年十分想念李建成。
毕竟兄弟二人与李元吉、平阳公主,都是一母同胞,为窦太后所生。
兄弟相残,实在是在整个历史上都是极为惨烈的,为后人所诟病。唯一能与之相比的恐怕就只有斧声烛影的赵光义与赵匡胤兄弟了。
其他的虽说同样是夺嫡,本身却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自小分离,互相残杀完全没有心理压力。
晚年或是出于愧疚,或是出于想念,李世民经常能看到建成太子和元吉的鬼魂前来看他,终夜不能安寝。后来才有了秦琼尉迟恭守门的历史传说。
原本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原本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唐皇陵已经多数被温韬所盗。李建成的墓穴虽然不是皇陵,陪葬品也是极为丰富,也在近古时期被盗掘,墓碑也被流传出来。
然而所有盗墓者都没有想到,隐太子李建成他的墓穴里面会有金晶石这种东西。
这次探测出来李建成墓穴里会有金晶石矿藏, 都吓了一跳,再一想也就释然了。毕竟没事谁盗墓去挖个几吨重的原石出来,开翡翠呢?
赌石头还是赌命啊,自己跟自己多大仇想不开?
毕竟这个真身的墓穴,开挖在这处悬崖陡坡之上。四处都是坚固的岩石峭壁,无法想象,当初是耗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又耗费了多少时日,才能成就如此隐秘的巨型墓葬。
这个墓葬之所以没有被严重破坏,山石结构的主体是一个方面。
也就是现在对于墓葬之类不再像近古时期那样重视,毕竟生存都已经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一切都要为生存让路。
为了生存,再可爱该吃还得吃。一切以服务人类为先导。
总比人吃人要强。
天知道这五十年人类是怎么生存下来的!靠文明吗?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种指导思想之下,一切虚浮的都让位于真实的人类需求,任何以文明的名义,造成底层人们无法生存的规定,都将会被人们所唾弃。
这样一来,开挖这个墓葬就没有了任何方法上的束缚,遇山开路,遇水搭桥那是基操。真正的情况是,只要是需要,地质六队此次可以使用一切手段,达成此次探矿的目标。
就比如这次的探矿车。
像是鼹鼠一样的挖地小能手,带着吴瑞一行人一路向下。
首先穿过厚达十米的封土层。天知道古人为啥要在这个山坡上搞这么厚的封土,实在是没有必要啊。
然而,如果不是吴瑞等人待在车里,而是采用传统土夫子的方法打盗洞下墓的话,这会儿估计已经被埋了七八次了,死法还各不相同。
古人的阴险在于,就这十来米的封土层,凝聚了古人所能想到的几乎所有地质知识。巨石层、烧结壳化层、流沙层、毒障层、软泥层......层层变化往复,一层套一层。
基本上你刚撬开巨石、加固洞口,这边就会遭遇一波流沙层,一脚踩上还没等喊救命呢,人就陷入到沙子里面去了。
刚想出办法隔绝流沙,又来了一层水银层,天知道古人到底怎么做的防水,千年过去,水银还是绵延不绝,如大江潮涌。关键流沙层里完全没有检测到水银的存在,也就是说压根没有超标的水银泄漏出来。
清除流沙之后,就好像打碎了某个位置的鸡蛋壳。里面全是水银。不知情的情况下,下墓的人措手不及,前面好好的蜡烛这会儿也没被风吹灭,怎么着人就不行了啊?
水银有毒,这还只是说一根温度计里的水银打碎了,可能会出现中毒的症状。鲁迅告诉我们,要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