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逸和高长卿携手离开,不少大臣都流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毕竟高长卿可是三朝元老,正儿八经的大儒,门生故吏遍天下,也就是这位不参与朝堂争锋,不然的话,朝堂之上绝对不会是太后和庞太师一家独大了。
能够和高长卿打好关系,不知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面对李逸,高长卿居然亲自发出了邀请,这怎么能不让他们羡慕嫉妒恨啊。
庞吉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也是微微冷哼一声,大儒啊,他虽然位列三公之首,可是和太傅比起来,终归是差了底蕴。人家不仅仅是三朝元老,还是大儒,而庞吉,也只能干羡慕。
就在庞吉要走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走来,道:“庞太师,太后请您过堂一叙!”
庞吉面色不变,只是点了点头,跟着小太监离开了这里。
而他们羡慕的李逸,此刻有点尴尬,因为两个大男人手拉手,着实让他这个现代人有点不习惯,但是这在这个王朝,把臂同游,那可是友情的体现。
甚至关系好了,抵足而眠也是常有的事情,他们可不觉得古怪。
很快的,李逸就被高长卿拉上了他的马车,马车自然是有车夫赶往高府,李逸还是第一次乘坐这种高级马车。
因为这个马车之上是有阵法的,完全感觉不到颠簸,甚至还能防御。
车内空间也是颇大,在马车的车顶,镶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夜明珠,它散发着微微的清光,为整个马车增添了一抹明亮的光辉。四周的绸布在清光下更显得典雅,仿佛为这辆马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车内有一盏小几,上面有一些糕点果脯,李逸打量马车内部的时候,高长卿也在打量李逸。
李逸感觉到高长卿的目光,匆忙开口:“啊,高太傅,我有些失态了。”
高长卿笑了笑,完全不在意,道:“李先生,你可是大儒,这个晚辈,我可受不起啊。另外,唤我长卿即可!”
李逸哪能那么没礼貌的喊人家长卿,就道:“长卿先生,您在我面前,当的起前辈称呼,十年前,您主持的科举,推举了我的卷子,说起来,我还是先生门生!”
在古代就是这样,同窗,门生,之类的很是流行。只是当年的李逸比较木讷,再加上高长卿可是大儒,门生故吏遍天下,李逸也就没有去巴结。
高长卿想了一下,笑道:“我还记得你的卷子,说实话,那一年,你的卷子并不惊艳,但是胜在扎实,只是想不到,十年时间,你居然可以走到大儒境界,着实让我意想不到。”
李逸呵呵一笑,他这个大儒,多少有点水分了,而且是系统奖励的。
随后两人聊起了一些趣事,至于朝堂上的事情,高长卿那是闭口不言,李逸也识趣的没有提朝堂的事情。
在仁寿宫中,太后武梁氏脸色不好的道:“庞太师,那个李逸,太师可能为本宫出了这口恶气?”
庞吉听后,心中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但还是拱了拱手,苦笑道:“太后,如今的李逸已然不同,他是大儒了,大儒代表着什么,太后不会不知吧。”
武梁氏哼了一声,她又何尝不知道大儒?正是因为知道,才把庞太师找来,不然的话,她只需要吩咐一声,自然有人给她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这个书呆子,怎么会突然成为大儒?”武梁氏冷静下来后,就不解的问道。
虽然她不是修儒门的,可是儒门的大儒比别的修炼法门更难,不然的话,大夏也不会只有三十来个了。
庞吉心中腹诽,他也想知道啊,沉吟了一下,道:“有些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可能,李逸就是这般吧!”
武梁氏沉默了一下,也许,是吧,可是现在李逸已经是大儒了,这家伙要是一直和她作对,她会很被动的。
“太后,可曾拉拢过李逸?”庞吉突然问道。
武梁氏摇头,笑话,以前觉得李逸就是个小透明,谁特么的会去拉拢一个书呆子?这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么?
毕竟这样的例子,可真不少,作为太后,她太懂了。
“不如试探一番?也好再做打算!”庞吉想了一下后说道。
武梁氏点了点头,也可以,不过根据今天在朝堂上李逸的表现,武梁氏不觉得李逸会加入自己的阵营,但是,还是试探一番的好。
“那就麻烦太师了!”武梁氏道。
庞吉笑了笑,道:“那我就先走了,也不知道高长卿那个老匹夫把李逸叫去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