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故来自侥幸,安全大意不得。
生活中,诸如防火,限速,遵规守章等等的各类安全宣传,似乎年年讲天天讲,然总有各种祸患每每传来,令人痛惜。难道这些肇事双方真的都对安全教育没有丝毫警觉吗?否!我以为在某种程度上,许多事故还是来自“侥幸”二字。人们在喊着注意安全的同时,或是对现有的不安全的因素吝惜改造资本,得过且过;或者总不相信灾祸就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以至仍充耳未闻,熟视无睹。岂不知正是在人们稍有粗心之时,灾难也就和您溘然相约了。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傍晚,笔者正在麦场中享受责任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儿子来了,一屁股瘫坐在地上,脸色蜡黄,连目光都呆滞了。儿子告诉我“出事了”。儿子一向做事谨慎,绝不是粗心大意之人,只是由于麦茬过高不利播种,又受到别人一把火地净茬光的诱惑才试着来到地头。先仔细觉察无风,仍犹豫着不敢下手。这时一丝儿下山风迎面拂来,知道逆风点火最稳,才掏出打火机。谁知火一生着,游丝儿风却变了方向朝西南吹去。风领火步,火随风走,瞬间噼噼啪啪燃动些许不安,好在往西几户都已收割结束。为保险起见,儿子还是很快呼来几个乡友一同灭火。然而此刻风又忽地朝东刮去。这下糟了,东临只隔一家还正雇的麦客割麦,一时间可怕的火舌已舔到待收割的麦稍。吓得儿子直向麦客下跪求助,一场大火才得幸免。听到儿子的述说,我当即回家为那些救星送去烟酒酬金感恩戴德。
谁知惊魂未定,又是一幕触目惊心。须知,几乎在我儿子点火的同时,不远处有邻村一小伙也犯了同样的错误。风向突变,火势危机,一时手足无措,只身倒向麦茬妄图滚动压火,后来还是在我儿子一伙的帮助下才扑灭了火焰。只可怜这位小伙浑身皮肤被带火麦茬连烧带戳裂成焦片,惨不忍睹。后来得知那小伙虽于医院抢救得生,但却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第二年还是离开了人世。
多么可怕的场面,多么惨痛的教训。仔细回想,那小伙跟我儿子都绝对不是对政府禁烧秸秆故意抵触的,其所以铸成大错,皆因当时对火灾虽有戒备,但仍有一丝侥幸心理。岂不知就正是这一念之差,偏就应了古人“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至理名言,也才招致了“旦夕祸福”。
第二篇:采白蒿
过了惊蛰,万物复苏,春之神常常会在人们不经意间送给您一个颇具特色的好礼品。这不,连那些乍看起来还是枯枝依旧的荆棘野滩,新的生命也在不被觉察中悄然诞生。寂静中不张扬,默默中透出股灵气,惹的三三两两的农家村妇步履期间。是挖野菜吗?您若信口问上一声,便会得到一句轻盈的回答:“采-白-蒿-!”
白蒿,医名菌陈,性微寒,据《中华药选》注,有清湿热,利黄疸之功效,亦可预防肝炎。不过采起来也有学问,蒿有多种,满目的枯枝间,白蒿、艾蒿、青蒿、水蒿多个种类相互混杂,得仔细分辨清楚才好。采白蒿,先年的老秆上端的一团形如细珠的花絮,根部一圈儿嫩叶派生,颜色绿中泛白,恰似附着一层淡淡的薄霜。只是因为顺地的缘故,很容易带进陈年的残枝败叶,需细心地采摘,掐去连接主茎的根蒂才好食用,这大概也就应了“好货不易得”的哲理吧。
白蒿拌麦饭是阳春季节上好的佳肴。您也许吃过槐花麦饭,老蒜苗麦饭,(若是上了年纪的人,也可能吃过榆钱儿麦饭),但您要能吃上用白蒿拌的麦饭,那可就有口福了。将白蒿淘净、晾至稍干,再切碎和上面粉,然后再拌上适量的精盐、调料,人锅再蒸至二十分钟左右,端出后再炝上一小勺煎好的菜子油搅拌均匀,您便尝到了春天的味道,清香绵长,蓬松鲜嫩,能清热下火,可算是一份别具情趣的纯绿色天然美食了。
我钟情白蒿,已是几年前的事了。那年开春,老伴生病了,饮食日渐减少,整天嗝逆不止,以往的正常皮肤都变成了焦黑色,只在那凹陷的皱纹里才能看出些极不协调的浅白颜色。精神疲惫更不用说了。住院诊断,说是患了一种什么类型的肝炎,这可把我一家人吓坏了,尽管医生说这种病尚不传染,但老伴出院后,还是为自己准备了专用碗筷。这时,便有好心乡友说白蒿能治肝炎,也是时令正巧,于是立即采些回来,洗净晒干了,常年泡水当茶喝,或许是上天赐福吧,没想到就这小小不起眼的物种,竟于老伴身上发生了神奇的功效,渐渐地手上的焦黑色隐退了,精神也好了起来。
白蒿于老伴之疾明显见效,自然便成了我家的常备珍宝。每至春来,总要抽出时间,耐心的采,仔细地摘,顺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