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西到犬封的道路上,蔓延着一条数千人的队伍。
为首之人是一位身穿甲胄,头戴狮子盔,披着红色战袍的男子。
该男子正是西州都尉李博延。
旁边一位约莫三十岁左右,身材消瘦、头戴风帽的男子说道:“都尉,都督不是命令我们从伊西道前往犬封吗?”
该男子是西州都尉参军孙同,是李博延身边最信任的手下,也是为他出谋划策的人。
“孙同啊,无论从哪边出发,只要能到犬封就可,这边路更近些。”
孙同见都尉并没解释从圪西出发的具体原因,也没有多问。
他知道都尉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安排。
至于李博延为什么从圪西出发,自然是因为他听说梁安的故事后,才决定这样走的。
因为他和梁安说的故事中的都尉情况一模一样,都是西州都尉,都是奉都督之命从伊西出发。
而故事中说伊西道路上埋伏着大量西戎士兵,他不敢赌。
这些情况实在太巧合了。
巧合到他宁愿相信殿下所说的话。
李博延注视着前方不远处,那里就是犬封城。
说是城,不如说是部落。
西戎本就以游牧为生,生产落后,建立不起一座像样的城池。
而且他们也不需要城池,他们随着季节,逐水草而居。
犬封是西戎的一处重要城地,这次西戎对安西道的侵犯,主要就是犬封这边派兵的。
因此,都督才决定让李都尉率兵来此,围魏救赵!
李博延举起右手,用力挥下,大声喝道:“进攻!”
几千人马随之朝犬封奔袭而去。
......
西州城内。
梁安今日准备带着青雪前去绿林寨哀悼她的父亲。
刚刚走出府门,就听到一校尉来报:“殿下,在西州城西城门外发现大量西戎兵马正在朝西州而来。”
梁安听到校尉来报,内心叹息一口,该来的还是来了。
前世,西戎也派兵前往西州城,只不过当时是西州刺史黄季同率领西州剩余兵马阻挡西戎来犯,并击退了西戎来犯之敌。
也正是因为此次战功,后来不久发生的安西道土地侵吞一案,黄季同得以免一死,被永久发配伊州,而他的族人也得以保全。
可见,当年黄季同早已发现安西道土地侵吞案会祸及自己,所以,才想法给自己的族人和自己的命留一条后路。
只不过,当时那条后路是以李都尉这几千人马铺就而成的。
梁安沉声问道:“西戎此次来了多少兵马。”
校尉低下头说道:“据斥候回报,此次约莫有一万左右的人马。”
一万左右的人马?
梁安听到这个数目一惊,前世的时候,才有一千左右的人马。
这其中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才会变得不同?
这么多人马如何出现在西州城外?
西州外面有一道屏障伊州,那是大梁对西戎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安西道最西的地方。
难道他们从什么路绕道来到了西州?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想这些问题的时候。
梁安问道:“西州还剩多少兵马可以调用?”
“西州只剩千余左右的人马。”
梁安听到这个数字,两边人马相差也太大了。
这可不好阻拦。
梁安问道:“西戎距此还有多远?”
“不到一日的行程。”
梁安思忖着,还有不到一日的行程,自己还有时间来准备。
校尉跪下说道:“殿下还是先速速撤离西州城吧!”
在一旁的顾华也说道:“殿下先离开吧!”
梁安看了看这西州城,望着城内的百姓。
西州城是大梁西方的门户,是大梁面对西戎的一道重要屏障。
如果西州城破,西戎就可以直驱大梁腹部,对百姓烧杀抢掠。
西州城必须要守住!
梁安沉声说道:“我不能走,如果我走了,西州的百姓才会没有信心和勇气,他们会认为皇子都跑了,我们还要守个屁的城!”
“可是,殿下的安危重要,如果殿下出了事,我们担当不起。”
“这是我的决定,不需要你们来担当,出了事,我一力承担。”
校尉和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