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老耿在养老院的四年经历 > 入冬先去杭州再去厦门

入冬先去杭州再去厦门

部。退休以后我一直用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来要求自己。至于我干了些什么事情,今天我带来一幅还没有完成工笔花鸟画,挂在这让大家看一下,等会儿我再拿回去继续完成。你们肯定要问这幅画卖多少钱?完成后交给画廊,扣除他们装裱费用还有他们代销辛苦钱,再扣除所得税我个人能拿到万元左右。好了;我个人自我介绍到此结束。

老耿讲完又有多位居民上台演讲,介绍自己过去一年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对居委会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有位老头说院子里应该建个公共厕所,给来院子里干活和送外卖那些人方便地方,以免他们在树下解决问题。居委会于主任说有道理,我们尽量争取建成。有位中年人说夜里外边噪音太大,老耿站起来说这是因为外面马路对面写字楼地下室风机彻夜不停。他们风机只有个挡板,上面还露着,而且一块钢板并不能隔音。必须在风机外面用隔音材料包起来,夜里才没那么大声音。当然这事只能是你们出面去要求他们加隔音材料,我们居民个人去了人家也不理睬。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记下来了,会报告办事处一起去交涉,也许能解决问题。其他人接连登台发言,有人说方言老耿只听懂个别几个词,老林帮他部分翻译过来。10点半会议结束摘下那幅画两个人回家,路上老林问你是不是话太多了?“大部分人第一次听他们自报姓名,当然我这脑子也不一定能记住,先记在本子上互相认识一下也没坏处。”

两个人走出小区沿着围墙转一圈,看看周围有何变化,老林说有几家小店换了字号,新开一家你买那个牌子电脑销售维修点。回到家里老林脱下皮鞋穿上木拖鞋:“还是先穿几天这双鞋吧,以后在杭州和养老院都放一双木拖鞋。”“你喜欢就行,等我们回北京再买。”“我在家说宁波话你能听懂了吧?”“现在没问题了,不过你和纯粹当地人说话还是多少有点区别。”“那是自然,我离开时太小,50年后重新恢复原来口音有些外地口音夹在里面不可避免,等那两个小的来了我也说宁波话试一下。这三盆花都放了化肥,隔几天浇一次水试一下。”以后一段时间老林只在家做饭做家务一直不下楼,老耿每天忙自己事情,抽空用电脑给老林播放名著,两个人一起看芭蕾舞,两三天出去一次散心买东西。一天晚上儿媳来电话说妹妹公公老章刚出院身体不好,无法带孙女外出。学校放寒假后她倒休带两个孩子外加她哥哥家侄子荣新三个小孩儿一起过来,“那孩子多大什么脾气?”“比黎明大一岁今年上中学,学习成绩不错是个好孩子。您放心往返机票钱我出,还给你们一些钱作接待费用。还有今年春节晚,三个孩子春节前坐飞机回来,你们不用跟着送到登机口就行,到时候我们开车去机场接。”

老林说你接待任务又来了,只要孩子们听话,外出由你带着我不出门只管吃饭穿衣我就能接受。学校放寒假第三天上午儿媳带着三个孩子过来,老耿去机场班车站把他们接回来。到家放下背包和箱子,先洗手去吃午饭。荣新比他表弟黎明矮一点,长圆脸平头穿一身紫红色校服。老林对他们说宁波话,那两个孩子能听懂,儿媳和她侄子听不懂,由黎明给做些解释。饭后黎明去厨房帮奶奶刷碗收拾,儿媳问买东西去什么地方?“下午我开三轮车带你和荣新去集贸市场,地方特产要去那里选购。其他东西附近大型超市里有,你买完可以找快递发回去。”“我不会买太多东西,装在箱子里带回去。”下午老耿开三轮车拉着儿媳和荣新去购物,市场里不少东西他们两个没见过,老耿给做些讲解。告诉他们新鲜水果只能在这吃,快递回北方路上会冻坏了也就没法吃了。儿媳买了猪肉干、肉松、瑶柱等干海鲜,还给三个孩子买了凤梨酥、牛轧糖。“爸你吃过这肉松吗?”“来这后吃过,我们小时候吃北方味肉松跟这个形状味道都不一样,过去那种是颗粒状,可惜如今商店里没有,只能网上去网购,以致孩子们误以为肉松就只有这一种。”荣新问奶奶说话为什么有口音?“她祖籍安徽生在宁波后来家搬到北京,她爹一直让她不要忘记宁波话,说将来还有用。如今住在杭州时宁波话还真用上了,只不过她多年不说宁波话说的不太标准。她说在家说宁波话,对孩子们将来去杭州住听懂方言有帮助。”

回到家里三个孩子很快就把凤梨酥分吃了一半,晚饭由儿媳帮老林去做。老耿在客厅给三个小学生讲解数学难题,帮他们做了几道难题。晚饭后他带着三个孩子到小区外面走走,回答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第二天上午老耿带着儿媳和三个孩子去鼓浪屿和大学校园游览,中午在饭馆吃饭,下午5点多才回家。以后几天由黎明和瑞新带着没来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