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帮孩子们十分羡慕,你见过吗?“当然见过,我们胡同里就有一辆。那时候叫什么机器脚踏两用车,还有脚蹬子。先是上海永久推出这种产品,我一个同学他爹法院院长,他哥买了一辆骑着满大街乱窜。永久最大问题是噪音太大,要搁今天肯定让交警截住,你这是炸街违法行为。轻骑最早产品比永久强,声音小外观也好看。1980年以后日本这类产品来了,那确实比老旧国货强多了。”
2号上午两个人去公园看芍药花,花坛前边一个类似拱门建筑上是鲁某题字。老林和旁边一对中年游人问这是什么人?“当年副国级领导,他夫人给另一位领导家里写匿名信。那位老总把信交给公安,公安很快找到写信者。只是由于他老公地位无法抓捕那个人,一直到这位领导被免职。他夫人被一位副部长请到一辆吉姆车上,送到一个平房院里去软禁。当然后来她和她姐妹一起被关进秦城,多年后才释放。”那对中年人问吉姆是什么车?老耿拿出手机让他们看里面图片:“前苏联1950到1959年生产一种三排座高级轿车,当年我们将军、部长级领导用车。如今在很多抗战剧、民国剧里可以看到这种车。吉姆停产后接替车型是海鸥,海鸥和中国第一代红旗是同一时代产品,8缸机高级轿车。只不过海鸥是自动挡红旗手动,当年北京就三辆海鸥。苏联大使,一位上将,还有一位女领导用海鸥牌车,在电视剧里也见到过海鸥牌车。给你们看我手机里也有海鸥照片,还有这个经典名车老奔驰300,也叫阿登纳300,这也是部长级领导用车,在民国剧里也能看到。这是阿登纳300后续车型,当年一位老总用车,那时候还是新车如今存在一家博物馆里。”那二位看过后说谢谢大叔,您对历史还真有研究。“这不叫研究,是当年北京街头每天都能看到。”“我们小地方人,父母那一辈也没见过这些高级轿车。”
往外快走到停车地方时老林说:“你为什么给他们讲这些事情?”“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责任,给晚辈讲历史讲一些课本里没有东西,让他们知道我们小时候还有年轻时生活是个什么样子。”老林开电动车上山路,翻过一个山头往下走。“这往下去哪里?”“顺着公路走能到温泉,你就往前开吧,不行拉着发电机充电。”经过村庄时两个人下车进村一游,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经过一个档案馆时老林问你进去过吗?“没进过,一般只有搞历史研究者才进这里查资料。1967年很多单位要查一些老同志历史问题,图书馆保存1949年以前报刊分馆每天还没开门就门前排起长队。我也在邻居陈大哥带领下进去看过旧报纸,回家后陈大妈问我你是不是在旧报纸上看到很多大美人。我回答没看到几个,说实话以我那时年龄,要理解旧报纸刊登那些东西确实有些困难。”回到养老院把发电机拆下来拿回房间,上床休息一会儿去食堂吃午饭。
过了几天老耿舅舅家表哥来电话,请他们二位去他家开办民宿住一个星期,老耿说我们不能白住,送你一幅装裱好花鸟画做住宿费。那我们怎么过去?“我们6号下午有车一辆灰色公羊面包车去接你们,应该是快到晚上了。你们吃过晚饭出来上车,到我这大约两个小时。”以后几天两个人都做了些准备工作,和养老院服务员打招呼,签了一个临时外出告知书。6号晚饭后老林穿花裤子灰色旧上衣,光脚穿塑料拖鞋。老耿深蓝色化纤西服套装,棕色皮鞋,拉着一个装着二人换洗衣服,鞋还有老耿作画用纸和颜料,电脑、相机等物品箱子走出养老院,那辆灰色公羊已在路对面等候。上车后老林问开车中年人:“师傅你是送完客人才来这?”“对,我们民宿给一些老年人和没有车顾客提供接送服务,这是刚把一批城里人送回家。收费但是比出租车便宜,我们掌柜的说这才能多拉来客人。你们觉得奇怪?大叔您那位表哥说要打造穿越感,所以叫他掌柜的。村里电线杆子全拔了电线埋入地下,村子里外表看和民国时期没区别。他去请导演来拍民国戏、抗战戏,还有1950到改革开放前农村戏当外景地,今年已经来过两个剧组。剧组来了住民宿,附近村里人连游客都换衣服当群众演员。拍爆炸、炮击那些镜头给你盖临时房子,炸完你就可以走人。山上修个墓碑或者修一片坟地都行,给钱就行,前后那些事情村里人去干。”
老耿问你这车有年头了怎么还能上路?“这是买的二手车很便宜,行驶里程14万车况良好,发动机没有问题。买回来后做过一次升级,发动机升级到欧三,不然不让上路。这车现在也不到20万公里,掌柜的最近两年还收集旧汽车,什么阿罗,伏尔加,华沙,拉达,达基亚,菲亚特,公爵王,1970年代皇冠,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