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年龄,原籍,家中人口。”
在焦急的等待中,两三个时辰过去了,终于轮到苏孝正一家进得城去。
在城内一侧,摆放了六张案桌,每张案桌前都坐了个手持毛笔,面无表情的官员。
案桌后的男子淡漠地扫了眼面前的苏孝正,动笔做起登记来。
“草民名唤苏孝正,年三十,祖籍…”
苏孝正恭敬报上个人及家中人口信息。待登记完毕,便进入下一步骤。
“往里走,领取安置牌,每户一张。”
“家中几人?”
一个蓝衣小哥问道。
此人面前案桌上堆放了两堆颜色不一样的木牌,一堆颜色较浅,另一堆颜色较深。
木牌的背面分别写着:栖流所、置安所。
“家中六口人。”
刚说完就见那蓝衣小哥拿起颜色较浅带有置安所字样的木牌,打算在背面写上数字。
“小哥且慢!不知这栖流所和置安所有什么区别吗?”苏孝正有些不放心。
“能有什么区别,安置地点不同而已!”
那蓝衣小哥说话语速有点快,让人感觉有些不寻常。
苏孝正心中一寻思,便从里衣处掏出连氏之前缝在里面的钱袋子。
这一路上都没用上的东西,这下倒派上用场了。
苏孝正偷偷用衣袖掩着,悄默声地将钱袋塞进小哥手中。
“还望小兄弟多多照拂一二。”
这蓝衣小哥收缩回到案桌后,悄悄掂量了一下钱袋,轻点点头。
放下手中置安所的牌子,重新拿了块栖流所的木牌,在空白一面写上大大的陆字
“给,拿去吧,去右侧排队,自会有人领你们去安置房。”
苏孝正心中一喜,果然是有猫腻,一开始直接拿浅色牌,给了钱才换成深色木牌。
看来这两个避难所还分三六九等,是有区别的。
其实还真让苏孝正猜中了。
一般对于那些失去了所有家当,第二天就会饿死的人被称为吉贫,官府会对他们进行优先的重点救助。
而对于赤贫的人来说,官府对他们的救助则会放在第二梯度。
当朝廷手头紧张时就会优先对第一批人员救助,对第二批人延后处理。
虽然对第二批人不公平,但好歹会让这群人活下去。
而这栖流所和置安所,正对应着吉贫和赤贫。
按正常流程来说,那些处于生死边缘的理应安置在栖流所,可奈何这些下面的官员阳奉阴违。
有眼力见愿意出钱行贿的难民,就被安排到了栖流所。
而大多数真正需要优先救助的反而放在了置安所,就是因为没花银子。
虽然对于他们这种做法,苏孝正是厌恶的。
但是目前他也只能顾及到自己家人的生活,不得不默认并接受这种安排方式。
“哇!二姐,这里的路好宽啊!”
苏青竹脚踩在幽都城的马路上,进入城内才发现此地马路宽阔,可容六辆马车并行。
完全不是他们以前见过的平八里城可以相媲美的。
幽都城临近天子居住的燕京,从此处快马加鞭一天四百里就可抵达燕京。
越是靠近天子脚下,周边城市越是繁华,光是幽都就如此富庶,可想而知燕京又是怎样一番风景。
“确实如此,幽都城乃是整个乾国通商来往的要道,城内街道定然是要修葺地大气,才能彰显它的地位。
幽都是商业大都会,素来就有有“通商名邦”的美名。
来往的人也都是非富即贵,自然不是我们以前见过的村镇能比的。”
苏凝香也观察起周边的环境来,一路走过,街道两边的高楼造型鳞次栉比。
遍布都是商铺,一个个装修精美非凡。
由于大量难民入城,官府要求街边商贩歇业一天。
所以除了两道商铺还开着门,无一个摊贩摆摊。
远远望去那商铺中人,无论是掌柜还是客人都身着长袍,布料大多为棉布。
好一点的则是身穿葛布和夏布,而高贵之家则身穿丝绸。
就连店中伙计也穿着整洁细布麻衣,不像他们这伙人似的,粗布麻衣上还全是补丁。
但单单是从穿着方面,就可对幽都经济发展有个大致了解,那就是——富!
苏家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