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李安上前扶住芸儿,“我会尽快平乱,然后回来陪你。”
芸儿伸手抚摸李安的脸,“夫君不必挂念芸儿,战场杀敌,千万千万要保护好自己”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平安归来。”
李安对着李祉行了一礼,“孩儿不在家时,还望爹和娘多多照顾芸儿。”
李祉扶住了李安,“我会照顾好家中一切,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你还有妻子孩子等着你回来。”
“少将军,马备好了。”下属禀报道。
“爹,芸儿,我走了。”
翻身上马去了军营。
军营里已经站满了人,只待清点好人数就可以出发了,与此同时,官道上已经有很多辆马车拉着粮草出发了。
那么这个时候下令的皇帝在干什么呢?让我们去瞧瞧。
坤宁宫,皇后娘娘给皇帝倒了一杯茶,“陛下可是有些时日不来永和宫了。”
皇帝抿了口茶,“朕每天不是看这个折子就是看那个折子,忙啊累啊。”
“若当初知道会是这般,陛下还要坐这龙椅吗?”皇后问了一句。
皇帝哈哈一笑,“这满朝文武,这整个大魏,怕是只有爱妃一人敢这般问朕问题。”
皇帝笑过还是回了一句:“会吧?或许也不会...”
“陛下来永和宫不是为了喝茶吧?”
皇帝又换成了一脸平静的表情,“朕想要立储君了。”
皇后听了这话并没有什么触动,“后宫不干政,陛下与臣妾说这些干什么。”
“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臣妾日日守在这永和宫,和几个皇子见的并不多。”
皇帝似是想到了什么,说了一句:“若是咱俩的孩子还在,朕也不用这么为难了。”
皇后听到这话,端茶的手顿了顿,“事情都过了这么多年了,陛下不必再提。”
“你还在怪朕?”
皇后站起身走到皇帝对面,下跪行了个礼,“臣妾不曾怪罪陛下。”
皇帝连忙将皇后扶起,“你便是恨朕,朕也认了。”
皇后依旧说着不曾恨皇帝,皇帝这才跳过这个话题。
“唉,西北边境蛮人突起,形势不好,朕忧心忡忡啊。”皇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皇后娘娘听。
皇后接话道:“臣妾许久没有去宁安寺为陛下祈福了,不如这段时间臣妾就去宁安寺为陛下为西北祈福。”
“爱妃有心了”皇帝点了点头,“明日便动身吧。”
两人又唠了会儿家常,皇帝便起驾回宫了,并没有在永和宫留宿。
皇帝刚走没一会儿,两人对话的内容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被送到了大皇子府。
大皇子是皇帝和淑妃的儿子,有自己的府邸,也结过婚了,皇帝没立他为储君太子,也没封王封地。
眼看着自己二十来岁了,大皇子那个急啊,没结婚之前急,结婚之后更急,但是急也没用啊,皇帝不发话。
“伴伴,父皇终于有了立储君的想法了。”
伴伴是大皇子手里的一张王牌,伴伴以前是淑妃宫里的下人,但和淑妃也是很好的朋友,武功很高,大皇子在皇子所的时候,淑妃便让伴伴跟了大皇子,可以说大皇子是伴伴看着长大的,所以大皇子也很信任伴伴。
“那殿下的计划...”伴伴问道。
大皇子回道:“不急,我们的优势很大,现在宜静不宜动。”
“二弟喜欢喝酒逛花楼,父皇不会选他,三弟会功夫,又喜骑马狩猎,倒是有希望,四弟纨绔,五弟整日受四弟欺负更没戏。”
大皇子一一列举这几个弟弟,感觉最大的对手是老三。
“看来本皇子要与国师好好说道说道了。”
国师府。
国师原本是云游的术士,云游途中碰到了少年时期的皇帝,当然那个时候还不是皇帝。
国师一见到少年时期的皇帝,就觉得此人有君主之相,皇帝也觉得自己有君主之相,暗道一声,你看人真准~
国师会观天象,卜卦也异常精准,帮了皇帝不少大忙,建国后,皇帝封他做了国师。
国师最近睡得不怎么好,他日日夜观天象,发现紫薇星有了易主的现象,又算出乱世来临的迹象。
愁的白天睡不着,晚上吃不下,数次卜卦,此局无解,只最后一卦朦胧的显示,变数在西疆,或可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