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月亮门 > 第33章 看不清目的时,行为就值得怀疑

第33章 看不清目的时,行为就值得怀疑

头再谈。与来人匆匆而去。

朱自清的《匆匆》是篇让子路很感慨的文章。

他也爱给学生讲。讲到深处,想想人的敌人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人所做的一切在本质上就是同时间争斗。而对时间的斗争,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忘掉中保存它。

忘掉它和保存它是一样的,都要进入到工作中去。只有在工作中才会忘记时间,把转瞬即逝的时间注入到你的劳动中,同你的劳动对象融为一体,这时也就保存了时间。

你的劳动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本书,一座桥,一棵树,一面墙。而对石子路来说,将他的时间保留下来的就是这四十几名学生。

与学生相处的日子,这些日子会化入他们的血液,进入到他们的生命。石子路不时会在学生默默做题时,注视着他们,这些凝固了他的时间的鲜活生命。

快毕业了,大家心里有莫名的期待,回头想想小学阶段对人实在是重要。从一个不懂事的六七岁的小孩子变成一个初涉人世的十一二岁的少男少女。这其间的变化有多大啊。而后的路其实变数已很小了。

只是,看着小孩子,我们总以为一切刚刚开始。

每日早上来学校,他总要到班里转转。看看同学们打扫卫生,看看他们读书。虽然现行教育有太多的问题,可这每一日还是可以充实的。

这周开完班会,一个石子路喜欢的小男生说,老师,你不是说毕业前,要带我们到市上去玩么,什么时候去呀?这小男生一说,大家就都说开了。

看到同学们对集体外出这么有兴趣,石子路说,那就这周末,天气好的话,我们就去。听老师这么一说,大家都高兴的叫了起来。

校门口就有车站,子路让学生周日早从车站坐车,他到终点站等大家。连等四趟车,等齐大家后就走。如果找不见他了,可以打电话。

那日早,子路就去站上等大家。没想到,他去时,就有五个学生早到了。又等了两趟车,除了四个学生说不来外都来了。

虽然不少人也来过市上,可是大家集体外出还是第一次,自是兴奋。

子路也是,几十个学生在街上走时还是很壮观的。既然要出来转,子路也做了准备,科技馆是随到随买票,博物馆却是要预约的,不过他也约好了,图书馆是免费的。再就是带学生到植物园,动物园去看看。

离科技馆最近,就先去了。进去后,大家自然高兴,子路还边看边给同学们讲。

好多东西对同学们来说,算是第一次见。说好看一个小时的,可出来时就一个小时多了。去博物馆要坐四路车,子路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一个对市上相对熟悉的同学为组长,让大家尽可能用最少的车次到达目的地。可这还是费时间,到进博物馆,也用了一个小时。这博物馆收藏的多是历史遗物,也有讲解人,同学们听得倒认真,只是有些学生没有耐心,总会乱跑的。

看完博物馆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子路就把大家引到一个饮食市场,让大家随便吃些饭。看大家的样子倒带了不少的钱似的,子路也就不好请大家吃了。只看他们时,是又吃又说,好高兴的样子。

吃完后,就又带大家走到图书馆。

图书馆中午不休息,少儿阅览室的书倒不少,学生们一看自是高兴。连不爱看书的学生都选了自己喜欢的读起来。只终是读不了多长时间,过了快两小时,子路带大家到了动物园。

同学这下可高兴了,还有许多孩子玩的游戏,好些同学兴奋的不知干什么好。

子路看着兴奋的同学们,在想所谓城市也就是对这些公共资源的占有。

相对这些资源,乡下孩子是难了些。

最后在动物园同学们一直玩到快闭园了才出来。

将同学们安全的送到回家的车上,叮咛他们下车时要小心。

看最后一班车开走后,子路才向家走去。

走在路上,就想这一日溜到哪里去了呢?这一日时间是陪着学生过去了。

在这种陪伴中,就跑到学生们的生命中去了,自己的生命也就成了这些学生生命中的一天。按说这些孩子住的离城里其实并不远,可他们来的机会都少,那些更远的孩子来的机会就更少了。所谓发展就是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共资源的恩惠,这些资源不能到农村时,让他们来城里或是一个最快的方法。只一路上,倒还担心不知学生们是否安全回了家?

次日来校,他急急地到教室,等着学生们一个个的到齐后,他才心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