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月亮门 > 第34章 为什么总是显得被动

第34章 为什么总是显得被动

林玲听了红棉说子路在学校里的事,心里倒有了种伤感。

不过,这个样子的确是那个上高中时的子路。自己只按自己心愿在做事,哪怕受气受累,也不辩解。

或许子路并没有隐藏自己。林玲能想得来那些学生的快乐,多年后他们会想起他们的石老师。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是少了,即使在教师中也不会多。

可能就是这些不合时宜的想法,让自己有了不解,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不为人理解。

按理说,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后,一般会趋于现实的,可看他的样子,虽有平实的一面,但也有理想的一面。还是红棉那话说得好,她也一样,总能看见子路的舍得,却看不清子路的所求。

那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关商集团的组建近日成了关府经济界的一件大事,报社也做了重点报道。

那个赵局长的观点倒是很新颖。说,政府是面对整个社会的,所以看问题时也要面对整个社会。资产不能推动经济发展时就是死的,没有价值的。而死的资产不会对整个社会有益。大家可能只关心国有资产的评估,而不去关心它的流通。组合的重点,是用不多的国有资产撬动了数亿元的现金流,搞活了关府商业这盘棋。只有这盘棋活了,整个社会才得益,我们的资产才增值。什么叫解放思想,这就叫。

林玲同父亲说时,倒是以赞赏的口气说了这件事。

谁知父亲说,这同行贿有什么不同?还不是用很少的钱,换取了巨大的利益么?

林玲见父亲居然如此看问题,就叫了声爸,问,你怎么了?

林子白叹了口气,说,爸是生气。他们做了就做了,还要说的天花乱坠。好像是做了什么好事似的?我不否认这样可以搞活关府商业,我不否认资产只有在流通中才有价值,我也不否认我们政府也得利了,可别人得到的更多。一个关商集团的成立不是又造就一批大富翁吗?

见爸爸这样激动,并讲出在林玲觉得有些不讲理话,就心里一惊,看向爸爸。

她知道这不是爸的风格。林玲突然意识到,是不是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就问爸,到底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林子白说,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只感到我在被别人推着走。好些事我最初不是很同意的,可慢慢地你就不得不同意。他们的能量实在不小,不只能做通下面人的工作,上面领导的工作他们也可以做通。我倒像是个阻挡改革的人似的。

说到这,林子白也看了眼女儿,又说,我面对的就是你说的那些道理,还不能发表不同的看法,最终还要支持他们。难道真的是爸错了不成?你现在看各大媒体的报道,全是赞美之词。我就不相信,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全出于公心,而不谋私利?

爸。林玲叫了声,说,我知道那场大水给你的压力大,当年府河开发的模式总使你难忘,你总怕别人用很少的代价来撬动整个政府的投入,来使国有资产私有化。我们不能说他们有什么公心,他们就是来谋私利的,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的本性,可即使这样也并没有错。

说到这,林玲看了眼父亲,我们更要看的是实际效果,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他们在增加某一企业,某个人的财富时,是否也增加,增大了社会的财富。如果增加了,增大了,那么就是好的,就是我们应提倡和允许的,当也是我们支持和推进的。没有人不让我们政府不去做这些,可问题是我们没有做好。所谓改革就是因为有些事情在我们政府手里没有做好,才去改革。而改革从本质上就是放权,从所有权到经营权。如果我们总把政府与社会,与企业,与个人对立起来,那么要我们这个政府干什么?

林玲,看着越说越激动的女儿,林子白叫了声说,你说的这些爸都知道,也明白。所以最终同意了他们,支持了他们。可我又有种直觉,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我能感到,我们在被一种外力推着走。好了,现在又有一个并购案要完成了,关府药厂和一个叫华兴药业的要组建关华药业集团。这走的路同关商集团的路一样,我似乎也没有阻拦的理由,因为他们总会说得头头是道,而企业面临的问题又是政府解决不了的,所以只有同意。可我心里觉得不踏实。是不是爸爸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了。但那些企业今后就不再是政府说了算了。

看爸的神情,林玲也有种莫名的酸楚,说,不是的,爸爸,这恰说明你想当一个是个好的当家人。我们自然是要提防这些并购案,提防在重组中某些人假改革之名,而置国有资产于不顾,最终损害国家利益,进而也是整个社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