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坐起来,莎士比亚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小本子,最后又随手翻阅起来:
“只是因为想要看一看,看一看早早被时钟塔介入封藏起来的《黄衣之王》剧本,然后再见证一下这个剧本在舞台上被演出出来而已——仅此而已。”
“不过,难得当一次舞台导演,我自然也想要整一出稍微盛大一点的表演......但这可不意味着我就希望黄衣之王真的降临,那样的话这个世界也就完蛋了吧?以后没法再被召唤到这个世界玩,我会感觉很无趣的。”
“......就这?”闻言,桂尼威尔几人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你协助玛奇里的灭世计划的理由......就只是这个?而且.......您可是作家一系英灵的顶点,为什么对于看一看《黄衣之王》有这么大的执念?总不能单纯就是因为觉得有趣吧?”
“不可以吗?”莎士比亚眨眨眼,“我觉得有趣这个理由应该已经完全足够了......不过,如果你一定要问什么其他理由的话,也还是有的。”
前所未有的,莎士比亚忽然间收敛起了他脸上总是挂着的那副欠揍的笑容,而后换上了一副无比认真的表情:
“因为它是马洛那家伙最后的作品。”
“对我而言,这就足够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不等桂尼威尔再追问些什么,莎士比亚消散的速度却又忽然间加快了,只是一个眨眼的时间,他便已经彻底变作一道金光消散了......只留下他手中的那本黄衣抄本“咚”得一声落在了地上。
..............................................
“总而言之......莎士比亚最后就是这样说的。”
“所以说,这个叫马洛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就是这样了,童谣,拜托你把上述话语传递给藤丸立香她们吧。”
在听着童谣将来自于梦境之中的情况诉说完毕,并将桂尼威尔的话语也一并带来之后,藤丸立香不由得苦笑起来:
“虽然但是.......最后一句的话,并不需要也带过来哦,童谣酱。”
“但是,万一杰基尔先生的话语中其实有什么暗号需要带过来让你们推理的呢?我肯定要原文复述的!”
“你童话书看太多了吧?”一边的安徒生没好气地说道。
“......倒不如说,是童谣酱在很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吧,我觉得很棒哦。”藤丸立香摸了摸童谣的头,柔声说道,在看到童谣脸上刚刚浮现出的委屈迅速消散之后,她才又放心地扭头转向了一边的灵子通讯:
“所以说,情况就是这样,医生,你知道那个马洛到底佦是什么人吗?”
“这个人我稍微有点印象,稍等,我这就调取资料.......”
就这样,几秒之后,罗玛尼那边便给出了回复:
“恩,找到了,果然是他,这个撰写了《黄衣之王》的马洛,全名是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年出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1593年则因在酒吧斗殴死亡。”
“他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剧作家,虽然后世人对于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作家知晓的往往只有莎士比亚,但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马洛生前有过太多惊世骇俗的言行,所以他长期被西方主流非议、压制,迟迟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是十六七世纪英国文学成就最接近莎士比亚的人。”
“莎士比亚一生行事稳当,从事写作,管理剧团,积蓄大笔钱财,投资房地产,没有蹲过监狱,也没有毁灭性的诉讼,年近50退隐还乡。相比之下,也许马洛更符合人们对天才的想象,无论是作家本人还是他笔下的英雄,都过着一种蔑视规则、恣纵放荡的人生。他当过皇家密探,与当代的知名探险家政治家数学家结成过秘密团体,拿过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屡屡发表惊世言论,数度锒铛入狱,最后又死于酒馆斗殴。”
“很多人认为,马洛和莎士比亚是竞争对手,所以他们的关系应该并不融洽,但实际并非如此。”
“实际上在伊丽莎白时代,在马洛还未去世的时候,他是当之无愧的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在马洛如彗星闪耀时,莎士比亚才刚刚起步,甚至说在一定程度上,莎士比亚还是马洛的学徒。有知名评论家说过,‘如果莎士比亚也死在29岁,他将无法和马洛相提并论。’”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