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历史不无聊 > 第7章 明朝灭亡的锅,该由崇祯帝背?

第7章 明朝灭亡的锅,该由崇祯帝背?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十七日,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城。十八日晚,崇祯帝朱由检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远望城外,只见连天烽火,起义军势如破竹,彰义门的守军溃不成军,城门即将失守。朱由检哀声长叹,徘徊无语。

朱由检内心经受着煎熬。如果大明276年的江山断送在自己手中,他日在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再见列祖列宗!此时的朱由检,就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但又毫无头绪。他有心杀贼,但帝国最后的希望,宁远铁骑迟迟未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现在已经是孤家寡人,大臣们根本不听他的,身边只剩下贴身太监王承恩一人,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朱由检纵然心有千般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人心散了,朕也无能为力啊!”

此时,内监传来坏消息,彰仪门已被起义军攻破。外城陷落,紫禁城支持不了多久……

朱由检吓得面如土色,举止失措,双脚不自觉地一软,瘫坐在地上。王承恩也是泪流满面,但他不是魏忠贤,此时亦无计可施,只是默默将朱由检扶回乾清宫。

现在是要将无将,要兵无兵,要阻止起义军占领紫禁城是不可能了!逃?朕乃堂堂一国之君,岂能当逃兵?再说了,现在才逃,已经晚了。朱由检逐渐冷静下来,不再害怕,不再徘徊,干脆在宫中饮起酒来。

太监张殷赶来劝降,朱由检勃然大怒,斥道:“大胆奴才,汝岂不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竟让朕违背祖训?”说着,一剑将张殷刺死。

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要当一个有骨气的亡国君,绝不能像刘禅一样软骨头,为后世所耻笑,也不能让女儿、嫔妃落入敌人手中受辱。

不过,无论如何,皇家的血脉不能断,儿子不能死!

朱由检提起朱笔,写了最后一道谕旨:“谕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辅佐东宫。”然后命周皇后、袁贵妃携太子、永王、定王入宫,简单叮嘱三个儿子几句话后,让他们乔装打扮一番,让太监将三人秘密送往外戚家避藏。然后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

周皇后悲从中来,哭着说道:“妾跟从您十八年了,十八年来,但凡陛下采纳过妾哪怕半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呜呜!陛下要妾死,妾不敢不死!”说完,解下腰带自缢而亡。

见此情景,站在旁边的袁贵妃早已瑟瑟发抖,泣不成声,她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结局。果然,朱由检见周后气绝身亡后,马上转过身对袁贵妃说道:“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跪地拜别,“妾今日与社稷同死,死复何憾!”说完,学着皇后解下身上的腰带,自缢身亡。

此时的朱由检出奇地冷静,再召来年仅十五岁的长平公主,以及年仅六岁的幺女昭仁公主。他流着泪说道:“你们如果是平民之身多好啊!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受罪呢?”

两位公主跪在地上泣不成声,“但凭父皇处置!”朱由检猛地拔出腰间宝剑,以左袖遮脸,唰唰二剑,先后砍中长平公主的左臂及右肩,长平公主疼得昏死过去。朱由检一不做二不休,又一剑刺死了昭仁公主。

朱由检杀红了眼,提剑闯入后宫大开杀戒,将他幸御过的妃嫔宫女全部砍死。昔日宁静安详,令无数少女趋之若鹜的后宫,顿时腥风血雨,惨叫声连连,令人不忍直视。

望着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妃嫔、宫女,以及两个女儿,朱由检没有一丝悲伤,反而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身边的太监瞥见这一幕,只觉得脊背一阵阵发凉,不寒而栗。

这是朱由检第一次亲手杀人,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抗拒,但随着屠杀的进行,浓烈的血腥味使他腺上激素飙升,莫名兴奋,重新找回了支配一切的满足感。他心中升起强烈的求生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什么不尝许逃走呢?

说干就干,朱由检换上普通百姓的便装,手执三眼枪,混在众太监中间,骑马出东华门,被守城将士乱箭射回。无奈,只好跑到朝阳门,谎报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士兵却坚持按规则办事,必须待天亮后再验明放行。

众太监试图来硬的, 夺门而出。守门将士丝毫不惯着他们,竟威胁要用大炮来轰。朱由检没办法,只好派人到负责守城的戚国公朱纯臣家,让他下令放行,但朱纯臣拒不接见。

众人转向安定门,惊喜地发现守军已经零零散散,只有城门还是深闭状态。朱由检一声令下,众太监一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