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传奇皇帝多,其中明光宗朱常洛是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可谓传奇之中的传奇。他在位仅一个月,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他不仅和明末三大奇案都有关,而且命丧红丸案。
梃击案后,试图让自己儿子取代朱常洛登上太子宝座的郑贵妃失势,福王朱常洵也离开京城到藩地。朱常洛的威胁解除,巩固了他皇位继承人的地位,成为大赢家。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明军在辽东遭遇惨败,丧师九万;国内方面,因加派“辽饷”引起民意反弹,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内忧外患之下,长期酒色无节制,身体已经被掏空万历帝朱翊钧压力山大,孱弱的身体再也扛不住,终于病重不起。
拖了四个月后,这位在位达四十八年、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终于在弘德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终年五十八岁。当月,三十八岁的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是为明光宗。随即大赦天下,宣布次年改元泰昌。
朱常洛当了二十年的皇太子,亲眼目睹父亲万历帝的冷漠和懈政,看到了国家逐渐衰落的迹象,虽心急如焚,但又无可奈何。如今媳妇终于熬成婆,一朝登基,决心展开一场大改革,清除沉疴积弊,重振大明雄风,开创盛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他的辉煌!
说干就干,朱常洛屁股在龙椅上还没坐热,就急不可待地挥出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废矿税,罢免全国范围内的矿监、税使,停止征收任何形式的矿税。矿税早为人们所深感厌恶,加上矿监、税监所到之处为非作歹,吸髓饮血,搞得民不聊生,为明朝后期的弊政之一。因此诏书一经颁布,百官欢腾(矿主大多是朝官)。
第二板斧是饷边防,借万历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具体从大内银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发给辽东经略熊廷弼和九边巡抚按官,让他们犒赏将士。另拨运费五千两白银,用于沿途支用。为了确保银子能给到个人手上,朱常洛未雨绸缪,要求银子解到后,必须立刻下发,不得擅自入库或挪为它用。
第三板斧是拨乱反正,补官缺。重新起用万历帝时期,因上疏言事而被罢免的官员,如袁可立、邹元标、王德完等正直敢言的大臣(大多是东林党人)。
通过实施废矿税、饷边防、补官缺这三项政策,彰显了新皇帝的决心和魄力,达到了短时间内使民心所向,让朝廷重回正轨的目的。百官和百姓都相信,假以时日,新皇帝定能成为一代明君,皇帝长时间不上朝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没想到天忌英才,更忌大明!泰昌元年九月二十六日(1620年),在位仅仅二十九天的泰昌帝朱常洛,就在吃了大臣呈献上来的二颗红丸后,意外驾鹤西去,留下一脸懵逼的大臣们在风中凌乱……
因为在位仅一个月就死去,所以泰昌帝朱常洛被称为“一月天子”。导致他成为“一月天子”的这起事件,就是史称明末三大奇案的第二案——红丸案。
红丸案之所以被称为奇案,是因为其与梃击案一样,背后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一切,或者说仿佛一把利剑悬在百官的头顶,使他们不敢(不能)继续深究下去。最终,在没有找到真凶的情况下,就草草结案了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明朝已经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页。红丸案背后那双无形的手,以及曾经悬在百官头顶的那把利剑已经不复存在,客观、公正地探究红丸案的时候到了……
一、郑贵妃使美人计,明光宗激情失控
朱常洛继皇位,最失落的人非郑贵妃莫属。在她心目中,继承皇位的人应该是她的儿子——皇三子朱常洵。让她难以释怀的是,朱常洵曾经无限接近皇太子之位,可惜“梃击案”的发生改变了一切——朱常洵彻底退出竞争,她的皇后梦破碎。
朱常洛继位,心里最害怕的人也是郑贵妃。大臣们都认为她就是“梃击案”的主谋,动机是谋害太子朱常洛,以扶福王上位。只不过,当时有万历帝给她撑腰,大臣们才不敢公开发难。朱常洛也在父亲万历帝的授意下,已经与她达成和解。不过,现在靠山(万历帝)已倒,朱常洛会不会秋后算账,她心里没底。
因此,在万历帝病重的时候,郑贵妃就已经未雨绸缪,针对朱常洛的命门,制定了自救对策……
朱常洛虽然是庶长子,但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按照宗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他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但是,万历帝不喜欢他们母子,加上郑贵妃总想立她的儿子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