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时期,若有幸生在帝王家,就可以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侈生活,一辈子衣食无忧。不过,凡事都有两面,生于帝王家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的四伏,堪比走钢丝。从出生那天起,他们就要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
后宫佳丽三千,但皇帝只有一个。后宫争宠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结果就是皇子夭折率奇高。幸运活下来的皇子,又要直面新一轮的残酷竞争——争夺储君之位。在此过程中,发生流血事件司空见惯,例子不胜枚举。如李世民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竟不顾兄弟亲情,制造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一旦储君继承皇位,其它皇子的命运就交到了他的手上,生杀予夺。新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儿子、孙子们将来能够顺利继位,确保皇位父传子一脉相承,绝不会让兄弟们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具体的例子可参考曹丕上位后,是怎么对待曹植的。
如果是公主,那就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她们一生下来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而且婚姻幸福往往会捆绑在政治联姻上,这一点并不会比平民女子强多少。若不幸被和亲出去,背井离乡,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亲人,就更是连平民女子都不如了。毕竟,历史上只有一个文成公主,大多数和亲出去的公主命运都很悲惨。
以上还算好的,若运气不好碰上战乱,那就倒大霉了。如北宋“靖康之耻”事件中,北宋的公主被金人掳去,受尽凌辱,下场极其悲惨;另外,崇祯帝为了不让妻儿落入义军之手,在上吊前手刃亲生女儿。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艺术源于生活,“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并非是戏里才有的台词,现实往往比艺术作品的描述还要残酷。别说是皇子、公主了,即使是贵为一国之主的皇帝,也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般风光……
据统计,秦朝到清朝一共有348位皇帝,平均寿命只有38岁,在位时间更是只有12年。可见,皇帝不好当,这是高危职业啊!对外,要时刻提防敌人入侵,确保国家领土完整;对内,则要恩威并施、想方设法平衡朝中各派系的势力,避免出现一派独大的现象,还必须时刻提防心怀不轨的大臣。单单这些事已经够烦人了,但还要分心处理后宫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事!当然,这些还不是全部……
这种工作强度,以及所承受的精神压力,绝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非得有大智慧、英明神武之人不可。但是,除了开国皇帝之外,有几个皇帝具备大智慧、英明神武?现实中,凯觎皇位的人无所不在,而且这些人藏在暗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唯唯诺诺,要发现他们的真面目太难!所以,皇帝不明不白地驾崩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权威统计,皇帝不正常死亡率远远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说到皇帝不正常死亡这件事,明朝认了第二,就没有哪个朝代敢认第一了。
据史书记载,明朝十六位皇帝,多数死因扑朔迷离,少数几个死法独一无二。其中,大明末代皇帝崇祯选择在歪脖子槐树上自缢身亡,是历史上唯一选择此种死法的皇帝。
朱厚照和朱由校都是因溺水后遗症而亡,成为历史上唯二落水被救起后,因后遗症而死亡的皇帝。
还有一个皇帝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千古谜团。他,就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当然了,还少不了仅当了二十九天皇帝,屁股还未在皇位上坐热,就因吃错药(红丸)而一命呜呼的“一月天子”朱常洛。
然而,以上死法虽然有别于其它皇帝,甚至可以说是奇葩,但还未超出人们的认知,因为这些死法民间并不少见。本次要讲的这位大明皇帝,虽然得以善终,但却差点成为史上以最耻辱、最窝囊,颠覆人们三观的方式死去。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十月二十日夜晚,嘉靖皇帝吃了李时珍的老乡、御封“秉一真人”的陶仲文新炼制的丹药之后,感觉全身燥热,心跳加快,体内有一股气流在涌动,欲罢不能。于是临时起意,前往翊坤宫去找他最为宠爱的妃子——端妃曹氏侍寝。
本来,按照侍寝程序,皇帝想要妃子侍寝,应该召妃子到皇帝的寝宫才对。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显示皇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外,也是为了确保安全。为防止刺客行刺,皇帝的寝宫戒备森严,日日夜夜命人巡逻守卫,明朝也不例外。相比之下,妃子寝宫的安保措施就差多了。
不仅如此,皇帝寝宫的内部结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