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圈中诡事 > 第1章 走阴人

第1章 走阴人

南走阴,北请神。

民间传说,人死后魂魄会进入阴间冥界,从此阴阳两隔。

但凡事总会有例外,倘若人死后魂魄并未进入阴间,而是留在了阳间,就成了所谓的孤魂野鬼。

孤魂野鬼就在阳世的时间久了,就可能逆乱阴阳,扰乱阳间的秩序,这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士出手,将鬼魂送回它该去的地方,民间谓之“走阴人”。

以走阴为职业的人,无外乎这几类:神婆、懒汉、司娘子;扶乩、纸匠、出马仙。

除了这几类人,走阴人中还有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有着正统箓职的道士,他们头顶三个香炉,白天烧香拜神,夜晚驱邪捉鬼,是走阴人中最为特殊的存在。

光绪二十七年,距离江州开埠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正是黄昏,长江岸边停满了船只,数条简易的木头栈桥伸进江中,斜阳残照,满江金鳞开。

码头堆满了卸下来的木头和箱子,木材是江州的特产,而箱中装填的货物,有瓷器、茶叶、大米、纸张和夏布,极尽富饶。

远离岸口的地方,还停靠着洋人的蒸汽轮船,此刻全都静默地泊在江面上,听不见一丝喧嚣。

一艘简陋的竹排从江面驶来。

一个少年人站在船头撑篙,竹篙入水的声音刺破了码头的寂静,眼前的景象应该用繁华来形容,但他却觉得这个港口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船快要靠岸了,少年人才猛地一拍脑袋,想通了诡异在何处:这里太安静了,看不见一个人影,也听不见别的声音,仿佛一座死城。

“师父,江州的瘟疫已经这么严重了吗?你看我们进了江口,就再也没看见一个活人了……”

竹排尾边上,站着一个邋遢道人,年过五旬,身材高大魁梧,口音带着一口京片子味。

道人长叹了一口气:“生灵涂炭,不知又要滋生多少邪祟~”

过了码头,低矮的土墙夹着一条巷口,巷子里每隔几丈远,就放着一个盖白布的筐,布上爬满了黑压压的苍蝇。

杜螽明一连揭了几个筐,被那股熟悉的尸臭熏得眉头紧皱:一具具赤裸的尸体,蜷缩在筐里,由于天气闷热,大多已经开始腐坏。

丘道人凑过去看了一眼,说道:“是天花。”

杜螽明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大门,好一会儿,门开了一道缝儿,露出一张裹满纱布的脸,问道:“你找谁?”

“我们是虔州来的道士,可以给你们驱瘟神,不要钱的,给口饭吃就行……”

“进来吧……”

俩人进去后,视线在屋里转了一圈,这家人脸上的神态如出一辙,麻木,茫然,呆滞,像被圈养在牛棚里的牲口。

丘道人叫过杜螽明,开始布置做驱瘟神的法事,只是俩人的表演过于浮夸,怎么看都有些招摇撞骗的味道。

丘道人取过一个米升,倒扣在桌案上,盖上红布,焚香秉烛,两只脚各踩一片老瓦,手持桃木剑,又是唱又是打。

等他施诀念咒完毕,用木剑一挑,剑尖稳稳挑起神龛上的酒碗,豪饮一口,对着米升唪了出去,酒水过烛,顿时升起一阵火光,脚下的瓦片也应声而裂。

师徒之间的配合显然已是驾轻就熟,这边火光退了下去,杜螽明就走了过去揭开红布,揭布时趁众人不备,把手中暗藏好的彩线塞入米升下。

米升掀开,众人首先看见的,便是“凭空”出现的彩线,之前唱跳、吐火的戏法又够唬人,就连农妇晦暗的眼神里也多了一些光亮。

丘道人取出彩线,故作高深地说道:“家神英灵庇佑,降下五条灵索,五彩避五兵五瘟,保你家从此百病不生,大吉大利。”

栓好彩线,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神像,对杵在一旁的杜螽明使了个眼色。

杜螽明看到师傅的眼神示意,移身到农妇身旁:“婶子,这是开光过的驱瘟大元帅神像,在我们神坛上供奉了七七四十九天,每日诵经加持一十二遍,今后贴在你家门上,过路瘟神见了都得绕着走,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农妇侧目,看着欲言又的杜螽明,这张堆满谄媚的脸上写满了两个大字——要钱。

“不是说不要钱,只需供给一顿斋饭吗?没钱……”

杜螽明尴尬一笑,顺势把伸出去的手缩回袖子:“婶子言重了,福生无量天尊~”

做完法事,农妇端来一个筲箕,筲箕里有两个熟芋头,半个粗面饼子,两碗快馊了的豆羹,这已经是这个家里能拿出的最好的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