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天道酬秦 > 第三十四章 争执

第三十四章 争执

相传,神农氏牛头人身,自秦岭而出进入这片群山,不但踏遍了每一处的山头与峡谷,而且教授先民耕种之法,让先民远离饥饿,同时又尝遍百草,以身试药,让先民远离疾病的折磨。但最终身死道消于这片大山之中,后世为了祭奠这位传说中的人物,便将这片群山命名为神农山。

在神农山与秦岭交界的一座山峰上,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平台,平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后方是平滑整齐的峭壁。平台两侧的石壁上却是有一个个的孔洞,不时一阵阵咕咕咕的声音从这些空洞中传出来。

一只黑色的信鸽穿过茫茫的大山,来到这座山峰的上空,在山峰上空盘旋几圈之后,如同射出的箭矢一样,飞快的落到这出平台上,发出一阵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

一阵吱呀之声传来,原本平滑整齐的山壁突然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自,一名身穿灰布麻衣的男人从黑洞之中钻出,手里拿着一些食物,走到黑色鸽子面前蹲下身,把绑在鸽子腿上铜管解下来,抚摸了一下鸽子光滑乌黑的羽毛,顺手将手中的食物扔在了地上,转身走入漆黑洞口之中。平台上的黑色信鸽将平台上的食物吃完,扑棱几下翅膀,钻入墙壁上的一个孔洞之内。

男人拿着手中的铜管沿着一条台阶向下走去。这里便是墨家的总部,虽位居深山,但却掌控着天下数十万墨家之人的动向。

墨家学派自墨家老祖墨子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自墨家祖师死后,墨家学派逐渐分为三个主要的支脉,一条支脉主张积极宣扬墨家祖师的思想,出仕为官,这一支脉被称为文墨亦或是仕墨;另一条支脉则主要聚集了一些游侠,主张强身健体,行侠仗义,反对战争,这一支脉被称为武墨或是侠墨;最后一条支脉传承了墨家祖师的机关算数之学,称为术墨。

三家支脉师出同源,但又各成一家,每一支脉之下又有不同的划分,比如文墨就分为游仕和辩仕;武墨则分为行侠与武侠,行侠主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则主张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而术墨则分为钻研机关术的机关一派和钻研算学数术的算数一派。

各个支脉互相独立但又相互合作,共同将墨家祖师的思想,墨家学派发扬光大。

台阶的尽头一块巨大的墙壁挡住了去路,灰色麻衣男子在地上轻踩了几下,随后又伸手在墙壁不同之处敲击了几下,只听一声轻微的咔咔声响起,原本光滑的墙壁突然从中间裂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个人进出的缝隙。

灰色麻衣男人快速的进入缝隙当中。墙壁之后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空间四处全是开凿出来的一个个洞口,男人的脚步没有停留,快速的朝着中央最大的一个山洞走去。

此时的山洞中却是灯火通明,一个巨大的石像放在最里面,下面则是摆着香案供奉。香案之下,则是三把石椅,三把石椅两侧各有五把石椅。

石椅上已经坐上了人,三个年岁较大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坐在石像下的三个石椅上,另外两侧的石椅则是坐满了同样是身穿灰色麻衣的男那女女。

灰色麻衣男人走进山洞,对着坐在上座的三位老人躬身行礼道:“启禀三位巨子,栎阳急报。”说着将手中的铜管恭敬地递给了首座的三位老人。

坐在中间石椅上的慈眉善目的老人,将铜管拿在手中,检查了一下密封之后,便拆开了铜管,从里面抽出羊皮纸条,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眉头微挑,原本半眯的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后便将纸条递给左手边的以为身材微胖的老者。

身材微胖的老人看过纸条上的内容后,嘴中却是将纸条上的内容缓缓念了出来:“魏欲伐赵,秦欲伐魏,孽子于秦。”

坐在下首的男男女女听了老人念出纸条上的内容顿时变得议论纷纷,原本安静的石洞变得吵嚷起来,细听之下,竟然全是讨论那个孽子的声音。

“肃静。”坐在中央的老人口中说出这两个字,声音虽然微弱,但一瞬间,石洞便安静下来。

“天下非攻,是祖师传下来的遗训,既然消息已经证实,我等必要阻止这场祸事。”坐在中央慈眉善目的老人说完,看了看左边那个老者。

老人点点头,随后便将自己的安排说了出来。

遣人分别去魏国与秦国,必要时对于主要的将领进行刺杀,以破坏此次的行动。另外一方面遣人去韩国,魏国攻赵,必定要借道于韩国,游说韩国君主拒绝魏国的借道要求。双管齐下,阻止这场战争。

众人听了老人的话都微微点头,对于这样的安排,他们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