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空间带砚初来到了90年代末,这一世砚初从小和爷爷一起生活,爸妈都是科研人员,除了工作忙碌的原因以外,也可以说是父母是真爱孩子是意外,虽然和普通的父母不同,但他们对砚初也很关心,他们不像其他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全部,反而他们有自己的事业,互相尊重觉得每个人的人生是自己的,从不对砚初多加干涉。
不止父母特殊,这一世的身份也有些特别。砚初出生于99年,复姓纳兰,是满族人属于满族正黄旗那一支。和爷爷一起住在南方城市h市的王府里面。住宅是因为爷爷和爸爸做出重大贡献,捐献了大量的财产,奖励还回来的。祖上也是有名的书香门第,出过不少名人,到了爷爷这与别人不同,别人看不上戏曲他偏喜欢的不得了,从小就跟着大师学昆曲,还继承了戏班子是当年有名的角。
爷爷开的戏班子一直到现在,传统艺术没落没有人乐意看戏,爷爷哪怕倒贴钱也一直坚持办戏园子。就怕彻底断绝,砚初从小跟着爷爷去戏园子,一呆就是一天也听出了些趣味,最喜欢听爷爷唱戏,觉得爷爷唱的戏就是不一样的比一般人好听。三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学戏,砚初乐意学爷爷也愿意教,当年也想让砚初父亲学戏,但父亲喜欢科学不喜欢戏曲也没强求,如今孙子愿意接他的衣钵高兴的不得了。
砚初有天赋,又肯努力,爷爷早早就为砚初定下了行当,因为砚初长相俊秀,又大嗓小嗓都唱的不错打定主意让他以后唱小生。小生不仅要求外貌出色,更要求富有诗书气自华,必须得有书生气,需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到把这种气质外放出来才行。所以爷爷更是从小就教砚初读四书五经,看古文读古诗词,背诵前人文章。
其实家里当年把能捐献的都捐献了,没什么财产,但唯独书籍全都留着放在书楼里,砚初练完功,就去书楼读书。因为是满族人规矩还是有一些的,还跟着爷爷学各种礼仪,不仅如此还留着小辫儿呢,但和以前不一样后面留着小辫,但前面的头发和现代发型一样是短发。虽然一开始不习惯但后来感觉这样还挺好看的。还把爷爷给的有家族图腾的小玉佩挂在鞭子上做装饰,爷爷每年都会找专门的裁缝给砚初制作大褂长衫,因为从小学戏曲砚初也喜欢穿这种传统的服饰。
到了2010年,戏园子实在入不敷出。爷爷把家里住的王府前院和国家合照当做景区开放了,把这笔钱继续建持戏园子。到了2016年砚初17岁,正式开始登台演出,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一开始也没什么人看,后来北京的一个相声社火了,带起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有游客参观王府,看着戏园子有演出,门票也不贵。就进院子看演出,正好有砚初出场,唱的是牡丹亭。虽然观众听不懂但就是觉得砚初唱的好听,而且砚初长得帅,扮上书生身上满是文人风骨就像是亲眼看见了戏文里唱的书生一样,比现在娱乐圈的男明星帅多了。好多人录起了视频,发到短视频软件和聊天软件里。砚初彻底火了,都刷到过h市春熙班的昆曲小生。引得好多人来看戏,不仅给戏班增添了一大笔收入,还带动了来h市旅游的人。还有很多网络达人想蹭这波热度,关于砚初唱戏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得更火了。
有些家长还把孩子送来学昆曲,毕竟也是宣传传统文化。还有好多经纪公司来签砚初让他进娱乐圈发展,砚初全都拒绝了。只要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极致。很多h市本市的人,虽然一开始听不懂后来也听懂了一些,有空的时候总乐意来听听戏。昆曲也被砚初带火了,爷爷看着昆曲兴起高兴极了,有时候也上台和砚初一起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