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备几人离开,张华就叫邓安和黄月英去做饭了。
随后王凌又溜进了张华的房间,迫不及待的问道,“刚才刘备如何说?”
张华完全不在意的样子道,“还能怎么说,前面都谈的很愉快,但是后面我给他提了三个条件,他就犹豫了,还说什么匡扶汉室。”
说完张华还不忘夸了夸王凌道,“还是你看问题看得准,名为匡扶汉室,实行不臣之事,只是他现在还没那实力另立门户而已。”
这话王凌听着受用啊,特别是这些小年轻,老师领导一夸,像打了鸡血一样。
张华当科长的时候,就长期用这招,对于下面的同事就使劲夸,使劲夸,越夸他就做的越好。
就像他大学老师说过的那样,人总是朝着别人的评价而成长的。
张华观察过,当你说一个粗心的人细心,久而久之他也会细心很多,说一个内向的人幽默,久而久之他也会变的开朗许多。
等吃过饭张华和黄月英在院子里踱步消食,他也不急,现在能做的都做了,只等花开了。
张华问道,“阿丑啊,你知道现在是怎么酿酒的吗?”
“我知道一些,不过现在到处打仗,粮食本来就不够用,用来酿酒的就更少了。”
“没关系,你给我讲讲。”
于是黄月英就给他讲了讲现在的酿酒过程。
听完张华算是明白了,现在的酿酒就是发醪糟。
只是酒曲要放多一些,所以度数会稍微高一点。
但是酒的纯度就不行了,一壶浊酒喜相逢嘛,自然是浑浊的。
说着张华将黄月英带到房间,让她准备好纸和笔,老模式,张华描述,黄月英动笔,画图纸。
其实酿酒的设备很简单,就是一个蒸馏设备加上一个冷却设备。
为难的是怎样辨别酒的度数,万一酿出来七八十度,那不得喝死人啊。
张华想了很久都想不出能准确测出酒精度数的办法。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道好在自己也是酒场老手。
只能用土办法了——摇酒花。
于是他在嘴上念着,“我这个方法酿出来的酒比较醇厚,属于烈酒,比较醉人,普通人一般喝一斤(现代半斤)就会醉。”
黄月英夸张的看着张华,也不怪黄月英不相信。
在这个拿碗喝酒的年代,是个人都能喝上几碗,你说一斤都能喝醉人,确实不敢相信。
张华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你还别不信,等酒酿出来了,你可以尝尝。”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度数。”
说着他又给黄月英解释了酒精是什么,度数是什么。
对于黄月英确实有些抽象,为了方便她理解,张华还打了个比方。
他说道,“按照老式的方法酿出来的酒,大概就只有十几度的样子。”
他还打趣道,“我大概能喝五六斤,酒量大的,要喝十来斤。如果用我改良的方法酿出的酒,我就只能喝不到一斤了。”
我们这个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约粮食,同样的粮食可以酿出更多的酒。
黄月英疑惑道,“要是大家喝不惯这么烈的酒,怎么办?”
张华笑着解释道,“所以我刚才说了要控制好酒的度数呢。”
说着他又给他解释了怎么勾兑酒,不得不说黄月英在理工方面确实是天才,往往一点就透。
张华接着说道,“六斤左右的酒,摇出的酒花在十七秒左右,酒精度一般为52-55度。如果酒花在七秒左右,度数一般在67-70度。我们刚酿出来没有勾兑,差不多就在70度左右。”
黄月英脑子又宕机了,问道,“什么是秒。”
张华嘴又瓢了,他想了想给黄月英解释道,“01、02、03......08、09、1 0、1 1,这样两个数字读出来大概就是一秒。”
这些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张华学急救知识学到的。
当时急救护士教他,一般两个数字不停顿,匀速念出来大概就是一秒。
说着黄月英学着张华的样子读了起来。
张华心道什么时候能把表搞出来就好了,现在计时真的不方便,大多都靠猜?
想着自己都摇摇头,表就算在二十一世纪也算是精密仪器了,这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做出来的。
不过做个大钟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