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进门,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的欢笑声,原来是何志英,何志勇回来了。和玉暗自懊恼着,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日子忘掉,一定是这段时间心绪大起大落,造成记忆力减退。
铁牛敲门,就听到何志勇,何喜争先恐后的来开门,“大姐回来了,大姐回来了”。“我来开门”何志英的声音。“我来开门”何喜的声音。和玉真是被他们两个打败了,开个门还能争起来。虽然和玉知道何志勇只是在逗何喜,但还是很让人无语。和玉进去之后,一左一右的拉着他们的手,向屋里走去。看到何志英在帮韩姨烧火做饭,志英的脸轮廓变得更加明显,越“君子远庖厨””和玉走进厨房,对着何志英说道。“大姐回来了,姐姐操持整个家,弟弟烧个火算什么。”何志英看到大姐很高兴,知道姐姐辛苦,不让和玉干活。和玉感觉志英和以前不一样,说不出什么感觉,志英眼里不复之前的天真,有丝丝不忍与不舍,可能是在学堂受欺负了吧,晚上有空得找他谈谈。不能因为忙,就忽略弟弟妹妹的变化。要知道这大弟弟可是正处于叛逆期的,有及时疏导心理问题。因为是何志英,何志勇回好吃,还让我转告谢谢你呢。”何志英嘴里吃着饼,模糊不清的说道。但是和玉还是听懂了什么意思,说道:“那好,这次回去再带一点吧。自己养的,不花钱。”和玉知道周夫子的为人,不收别人的礼物。但是和玉送的是自家产的东西,就相当于邻里之前的礼尚往来。周夫子先人很受用兄弟两人送的东西。平时也送一些笔墨纸砚,一些书记和他们两个。兄弟两人用不完,有时还带回家给何喜用。吃完饭,和玉又问了两人的学业,并勉励他们两个要继续努力上进。整个晚上,何志英都是闷不作声的。要在以前看到何喜秀逗的样子,总会说几句的。留下志勇,何喜在家里玩。和玉叫上志英一起出去撒散步。姐弟两人走在村边的路上,手里拿着一个小树枝,不时的打着路边的小草。和玉走在前面,志英在后面。虽然很好奇大姐为什么叫自己出来,但是还是没有问出口,默默的跟在和玉后面。“志英啊,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闷闷不乐的?姐看着心疼。”和玉停下来,转过身子,面对着何志英。何志英没有想到大姐会突然问这个问题,很是吃惊,躲闪着和玉的眼睛,回答道:“大姐,我不想读书了,在家里帮你操持家业。”看着何志英心绪的样子,不想读书,和玉还以为何志英在学堂里惹了麻烦,急忙问道:“志英,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不想读书?周夫子不是说你功课很好吗?是不是在学堂里惹了麻烦?”“大姐放心,弟弟没有惹事。只是······”何志英吞吞吐吐回答道。“只是什么呀?”和玉不自觉大声问道。何志英总没看过大姐这样生气,赶紧回答道:“大姐,前段时间听说有强盗抢了何家村,我们家当时也遭抢了。家里只有姐姐一人撑持着,在大姐最危险的时候,弟弟没有陪伴在大姐身边,弟弟心理难受。非常难受,像刀割一样。”说完何志英已泣不成声。看着这个半大小伙哭的稀里哗啦,和玉心里的一角软下道:“你不准备读书考个功名做官吗?”“志勇弟弟的功课比我好,就让他好好考个功名,光耀门楣吧。家里就大姐一人,也忙不过来,有时候一些弟弟帮衬着姐姐,一起助志勇弟弟考上功名。”和玉听了大弟弟的话,眼泪终于感动的留下来。其实在和玉心里,不一定非要做官,只要能光明磊落做事,平平淡淡的生活就好,做个有用的人就行。但是弟弟还小,在前世也就是哥初中生,让他承载太多,对他的成长并不是好。“就算相帮姐姐,那也要等你长大呀。现在还小,现在学堂里识字明理。等你长大了,在决定是否读书,还是打理家业。现在姐姐能忙的过道。看着何志英小大人一样的固执表情,破涕为笑,说道:“那也得考了秀才之后,到时候你在决定。”“弟弟会用功苦读,尽快考上秀才。”何志英像是下了重大决定,点头说道。天黑下了,两人回家,何志英陪着弟弟妹妹玩,和玉同韩姨在等下做衣服。韩姨比和玉还高兴,看看这个,瞅瞅那个。铁牛很幽怨的看着何喜,两个哥哥回来,很自然不再围着铁牛传,很是失落。天不早了,韩姨给几人弄了水,洗洗睡下。第二天一早,韩姨来到这个家这么长时间了,没有出去过。今天和玉提议,大家一起去镇上逛逛。铁牛赶着马车,何志英坐在副驾驶上,其他人坐在里面。不一会儿,就到了镇上,今天街上很多,原来今天是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