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插秧喽
春末的一场雨,给原本闷热的天气带来一丝凉意。和玉很喜欢下雨的时候睡懒觉,因为和玉能够预测天气情况,所以事情已经事先安排好,和玉才有闲心一边听雨,一边睡觉,不吃不喝睡一天也不成问题。这已经是和玉的一个爱好,下人们见怪不怪。一直睡到晚上,和玉起来吃一点饭,脚上的结疤已经掉了,长出新的皮肤。和玉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下地干活了。来到书房,这段时间落下的事情不少,要赶紧跟上。首先旱育秧的水稻,可以移植到大块的水田里;还有棉花坯子里的棉花苗长了有三四厘米,再大一点,也可以移植到田里;之前用剪下的桑树枝,葡萄枝,被和玉胡乱在土里,居然大部分活了;最后就是黄瓜已经沿着搭好的黄瓜架子长出不少,在等个一个月,就可以结黄瓜了。正好下了雨,泥土松动,可以拔旱育秧的稻秧苗,一点都不费力。和玉带着下人,到厨房拿了几个小板凳坐着,开始并排拔起道:“东凌,明天我要去荒田那边,你和我一起去吧,你也有很长时间没回家了。”拔得起劲的孙东凌没有想到大小姐会这样说,赶紧答谢:“谢谢大小姐,东凌的确是很长时间没有回去了,真想爹娘和妹妹。”这都是小孩子,聪明伶俐,去年的冬天的时候,有很多可能就饿死了。和玉用自己的行动,能救一个是一个,好好培养,将来去帮助更多的人。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拔好了够一天用得了,用小绳子绑好,放在地上,均匀的码好,撒了很多水在上面,以免这些水稻秧干枯。和玉找来几根比较直的树枝,大约一米二的样子,和玉准备一米二插六棵秧;又找了细绳子,用来划分插秧的地块。要是没有绳子的话,是不可能插地直。第二天一大早,和玉带着府里在荒田那边有亲人的下人一起去荒田那边,一路上大家的心情很是兴奋。一辆马车专门放着水稻秧,临来的时候,还在上面撒了很多水,以至于走出老远,仍然有水“滴答滴答”往下面掉。到了荒田这边,这些小孩子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留在这陪和玉一起插秧。由于是第一天,和玉只拔了一百多把,可以种一亩田的数量。因为早地就被翻好,并泡上水,所以地里几乎没有泥块,都是软软的泥,颜色也不是以前的颜色,而是稍微有点黑色,一看就知道肥力不错。为了便于管理,和玉把准备好的水田分成小块的?()_[(.)]????╬?╬?()?(),因为绳子长度有限()?(),
不能弄得太大。小一点的话()?(),
不管是饮水还是排水都很方便。和玉还在绳子的两端拴上结实的小木棍()?(),
木棍一头削尖,方便插在田埂上。
“东凌,把这个插到对面的田埂上”和玉把带有木棍的一端递给孙东凌,顺带一根一米二长的树枝,“到对面的时候,我们从北面开始,这根长一点的棍子平放在田埂上,然后听我的指示,再把有绳子的小木棍插在量好的地方。”和玉怕孙东凌不懂,在这边做了一遍,好在孙东凌比较聪明伶俐,所以很快就懂了。孙东凌小心的走到对面,同和玉同时进行,很快就插好了。和玉命蒋叔把这些稻秧苗按照次序扔到刚划好范围的地方,下到水里,拿起一捆秧苗,开始插起秧道:“一次放两根稻秧,一行放六个,稻秧插到泥里两到三指,就像我这样。”程氏等几位****,看了和玉的样子,跟着做起来,虽然做的比较慢,很笨拙,稻秧也不是很工整,好在都是很用心的做。和玉放慢速度,不时的提点一下,不到半个时辰,基本上****都可以比较熟练得插秧。本身水田里,和玉把多余的水已经排出去,就怕水太多,容易飘秧。等这些秧苗扎根了,在往里面放水。“程氏,两脚后退的时候,最好是在稻秧中间空出的一条线上,所以等秧插到有脚印的地方,可以避开。”和玉见程氏脚步有点乱,便抬头说道。“知道了,大小姐。”程氏爽朗的回答道,以前对大户人家充满了敬畏,但是同大小姐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大小姐平时很平易近人,所以大伙对大小姐很是亲近和敬佩。人家是大小姐都能做的这么好,自己一个庄稼人还要大小姐指点,真不像话,所以更加用心的做事。见大家做的比较到位,和玉便开始专心插起秧来。这次和玉每退一步,都很小心的试探一下再下脚,以防又像那天一样划破脚。终于退到了后面的田埂上,和玉直起腰,深出一口气,好累呀。但是今天一定要把这也秧苗插上,要不然会干枯,就算不死,也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