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麦浪滚滚
见天色还早,和玉便提议道:“要不要插秧啊?今天一天,再加上明天一天,就完成了。”“好啊”刘天佑说着,就开始脱掉鞋袜,下田。三钱不忍主子一人干活,也跟着脱鞋下地。由于和玉嫌三钱站在田里不干活,被和玉说了几句,也跟着学插秧,居然还干得有模有样。经过昨天一天的学习,刘天佑,三钱已经很熟练。由于今天的人特别多,再加上大家插秧很熟练,以至于太阳老高,水稻秧苗就用完了。和玉便让大家上去休息,并嘱咐程氏多费心。天色还早,和玉带着刘天佑在荒田这边逛逛,正好走到前段时间种的莲藕的池塘。尤其是和玉送给刘天佑的那个池塘,因为才刚种下,所以里面的水才三十几公分。只见这些莲藕已经发芽,长出叶子,偶尔还有蜻蜓停留在上面,让人不由得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看,这个池塘是我们一起种的莲,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和玉指着上面的小小的荷叶说道。刘天佑也很激动,这些莲藕是自己提供的,而且是同和玉亲自种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玉儿你看,你就是在叶子最大的那个地方,脚被划破的。”刘天佑指着最大的一个荷叶说道。和玉回想了一下,的确是,回答道:“就是那个地方,里面有个锋利的石块。幸亏已经拿出来了,要不然下次收莲藕的时候,很可能又被扎到。”渭水河的两边,已经种上了很多小树,虽然叶子并不茂盛,但终归都活了。在河边种上树,不仅能够避免水土流失,而且还能储备木材。现在荒田这边还要半个月就可以完工了,和玉已经做好准备在这片土地上种上棉花,山芋,还有一些其他作物。之前买这些田的时候,登记在册的数量是一千九百多亩,当时王知州,杨师爷定契约的时候,收了两千两银子。对此和玉心里还有点纳闷,现在反应过来。孙玉峰已经把整个荒田合核算了一下,不止一千九百多亩,不包括荒田中间的那个几十亩的大湖,就有两千六百多亩。以前是荒田没人在意,也没人去认真的核算多少亩地。对于不在册的荒田,谁开垦,并连续种上三年,就是这块地主人。王知州在契约上写的很清楚,至于多少亩,就按登记在册的数量计算。王知州,杨师爷都到过荒田,所以心里有个大概,表面上是和玉吃亏,实际上和玉赚大发了,将近七百亩的土地。和玉记下了王知州,杨师爷的人情,以后一定想办法还上。晚上回去后,和玉命人把所有的水稻秧苗全拔了,明天插完。()?()第二天一早,和玉就让人赶着马车前往荒田那边,在荒田吃得早饭。一方面和玉想今天紧紧,把这些稻秧全部插完;另一方面,是突击检查一下,这边早饭吃得怎么样。吃完早饭,味道不错。()?()
不一会儿,刘天佑也道:“这个水稻,你经常来做记录吧,这样可以积累一些经验。”()?()
刘天佑一看三钱,三钱立即掏出笔,占了点水,呈给刘天佑。只见刘天佑在三钱的背上作画,并写上备注,用来做记录用。等刘天佑画好,三钱接过],域名[(.)]???。?。??
()?()“明天要收小麦,你要去吗?”和玉知道刘天佑是来学习农事的,貌似王知州还把刘天佑交给自己****,受人之托,当然不能食言。
“我非常想去,还从道。“那好,今天就忙到这,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在我们家门口集合。”和玉提议道。刘天佑点头称是,便同和玉告辞,回家准备东西。三钱本要去收小麦,这三皇子就闲不住了。三皇子太能吃苦了,自己一个做下人的都有点受不了,锦衣玉食的皇子不是更受不了。这段时间观察下来,三钱看出三皇子的确是很能吃苦,很能忍耐,心里暗暗佩服。一想起大皇子,二皇子之前的做派,心里不由的开始鄙夷。回家之后,刘天佑想着和玉这几天,脸蛋被晒得很红,有的地方居然开始破皮,被晒伤了。临来的时候,母妃给自己带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三钱,母妃给我带了好多东西,有没有治疗晒伤的药膏?”刘天佑问道。三钱看着刘天佑的脸,原本白白的皮肤,现在晒成红色,估计过几天就变得黑了。一看到刘天佑晒成这样,心疼的不行。“都怪小的疏忽,临出着,便到隔壁拿出大包袱。刘天佑拿了几瓶药膏,在边上居然看到居然有白色头罩面纱,刘天佑也拿出来。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小包袱里,刘天佑才开始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