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续)
中午的时候,是在田里面吃的,丫鬟们在家里做好了饭,送往荒田那边。三钱吸取了刚才喝水的教训,见大家收工吃饭,便对刘天佑说道:“公子,我们到马车上吃饭吧。”刘天佑皱了一下眉头,不悦地说道:“就在下面吃吧。”便不理三钱,一个人往前面走。三钱两只眼睛哀怨的看着和玉,和玉最受不了是别人这样,要是人家不讲理,和玉才懒得理,但是人家一露出委屈的小模样,和玉就受不了。叹了一口气,谁让自己心软,和玉快步走上前,说道:“刘公子,和玉很热,想去马车上吃饭。”一听和玉的声音,刘天佑立即停下着拉着和玉的手,往马车走去。和玉非常想甩掉,但是刘天佑加重力气,不放开。到了马车上,刘天佑拿出旁边的湿巾,给和玉擦擦脸,要拿出暗格里的药膏,要帮和玉抹上。和玉一把拿过来自己涂上,要是让刘天佑帮忙涂,实在抹不开脸。三钱从另一辆马车上拿出一个食盒,打开一看,就知道是泰华楼的招牌菜。应该是今天早上备好的,天气这么热,要是昨天晚上准备好,到现在估计要馊掉了。和玉不得不承认,这三钱真是做事周到。“好饿哦,可以吃了吗?”和玉沿着口水说道,盯着刘天佑,就等他一声令下,开始扫荡。“当然可以了,可以吃了。”刘天佑拿起筷子,帮和玉夹了一块糖醋排骨。声谢谢,和玉就开吃。大厨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好吃,非常好吃。吃完后,和玉又眯了一会,便下田继续收割小麦。一个下午很快过去,转眼太阳既要落山了。和玉家的三十亩小麦还剩下一点点,和玉安排一些人留下,把剩下的消灭掉。就在何家村的场上,把小麦打出来,晒干后再拉到县城的家里。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要知道在古代运输可是个大问题。一方面路况不好,都是泥路;另一方面,运输工具不给力,也就马车,牛车,要是有大卡车多好。族人们回家了,第二天和玉让蒋叔,带领另外一拨人去收土豆。因为之前答应刘天佑,帮他弄一个肥料试验田,所以今天就陪刘天佑去荒田那边做这件事情。王知州,杨师爷难得的有空,今天也跟着一起去。和玉倒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见这两人,便上前打趣说道:“王伯伯,杨伯伯,今天怎么有空出?♀?♀??()?()”“有段日子没有去你那荒田那边看看了,今天听刘公子说,和你一起去那边,我们两个老家伙就跟着乐呵乐呵。()?()”
王知州一如既往的爽朗地笑着说道。
“再说,现在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我们怎么能在屋里坐得住,也要出来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杨师爷乐呵呵的说道。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去年遭了洪水,因为处理的及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就算有,也被很规范的组织起来,给和玉进行荒田改造。不仅解决了这些流民的温饱,还为和玉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要不然和玉的荒田改造计划是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那还等什么,走吧。()?()”和玉对着站着的三人说道。
由于天气比较热,所以是坐着马车过去的。到了这边,王知州,杨师爷被荒田改造的成果震撼,要不是早就知道以前只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怎么都不会相信。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和水渠把田分成一块块的,同渭水河岸形成一个整体。“玉儿,我和你杨伯伯到处转转,你们忙你们的。”王知州对着和玉说道,早就知道今天两人要试验用肥料能不能增加产量。王知州自从知道沤肥可以增加产量之后,已经命人试验,通过一些数据,结论已经得出,的确像和玉说的那样。本来王知州准备上报朝廷的,这还没来得及,这三皇子提出要亲自试验。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想挣这份功劳,就让三皇子好好的做出点成绩。毕竟是皇子,要是一些好的意见能够被皇帝采纳,推广起来更加顺利,这样就更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杨师爷哪能猜不到王知州的心思,也装作什么不知道,跟在王知州的后面,到处转转,仔细看看这荒田的变化。“刘公子,到这边来,这边就是沤肥的地方。这些肥料是由麦秸以及动物粪便发酵成熟之后,把蚯蚓放进去,更能增加肥力。我们就把这肥料,倒在我送你的那个池塘的左边,右边不放任何废料,种上粟。你看这样行吗?”和玉指着旁边的肥料池子,对刘天佑说道。见和玉指着肥料池子,和昨天见到的差不多,用小棒子挑开一小堆肥料,果真看到好几条蚯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