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英雄,我们不会忘记你! > 二、马万水

二、马万水

马万水

曾任河北龙烟铁矿东采矿部副主任

马万水(1923年-1961年8月12日), 男,汉族,河北省深县人,中共党员。

马万水生前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在平凡的岗位上,马万水跟工友们一起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铁锤、钢钎,带领工友14次创造黑色金属矿山掘进全国纪录;所探索的一整套矿山快速掘进经验,被推广至全国;带出了一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马万水把自己的美好年华奉献给了新中国矿山事业。

1961年8月12日,马万水因病逝世,年仅38岁。

早年经历

1949年,他来到河北龙烟铁矿当工人,组建了全矿第一个分班干活的小组和第一个开展爱国红旗竞赛的小组。1949年,马万水来到河北龙烟铁矿工作。这个矿解放前几经敌人破坏,早已千疮百孔,加上30号石巷是坚硬的石英岩层,工人们苦干一个月才打进去1.7米。当时年仅26岁的马万水被调到该矿5组,他看到全组一块干,工作效率低,便倡议分班赛着干。于是5组成了全矿第一个分班干活的小组和第一个开展爱国红旗竞赛的小组。马万水进组一个月后,全月掘进效率由1.7米提高到了6米。龙烟铁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恢复生产的大型铁矿。当年,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懂技术的干部和工人到矿上工作,马万水由北京门头沟煤矿调来任掘进五组大组长,兼工区技术指导。当时,龙烟铁矿巷道坍塌,杂草丛生。马万水带领工友在废墟中找来几根生了锈的凿岩钢钎和锤头,砍了几根树干当锤把,肩扛手抬运碴,开始了第一班生产。

闻名全国

1950年3月,五组受到集体奖励,马万水也被评为龙烟钢铁总厂一等功臣,1950年6月,马万水率领的掘进五组用铁锤、钢钎的手工操作,月掘进石英岩巷道23.7米,首创黑色金属矿山掘进全国纪录。当年,马万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掘进五组被龙烟铁矿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马万水小组”刻苦奋战、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

在实践中,马万水认识到,加快矿山建设,光靠拼体力是不行的,必须把苦干、实干与巧干结合起来。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马万水小组”顽强奋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1953年,“马万水小组”承担了开凿庞家堡矿第一平峒的任务,马万水提出了平巷掘进一次推进法,大大提高了平峒掘进速度;

1954年,他们开凿1080平峒时,松散的沙石岩层使他们难以前进,他们创造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口法”;开凿1850平峒时,遇到了“流沙大断层”,他们又创造了“打撞楔法”、“深坑作业法”等。“马万水小组”多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的掘进最高纪录。1954年,马万水和他领导的小组承担了开凿庞家堡矿第一平硐的任务。当时,国内打平峒采用的是先打出小巷道,然后再刷板成为符合要求的大巷道的两次掘进法。马万水反复推敲,提出了平峒掘进一次推进法,大大提高了平峒掘进速度。除此,他还研究爆破效果,摸索治理各种岩石的作法,利用岩石的节理、层理和裂隙,创造出“中间楔形掏槽法”、“旁楔形掏槽法99、66稀眼深孔作业法”等十多种不同的“掏槽法”。

就这样,在前人没有留下足迹的地方,马万水走出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他带领组员们于1951年创出了月进5l米全国掘进新纪录:1955年攀月进128.5米高峰;1957年两次摘取月进150.1米和170.1米的桂冠;58年又一连登了四次高峰。

“马万水小组”在不断创新中壮大。小组刚成立时只有18人,1956年增加到了100多人,先后进行了数百项工艺技术革新,多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的掘进最高纪录。“马万水小组”曾于1950年、1959年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

不断创新

“马万水小组”多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的掘进最高纪录。并总结出深坑作业法等200多项先进技术,形成了整套快速掘进的先进经验。马万水后任庞家堡铁矿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他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马万水小组”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

工人本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