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又翻过去了,迅速来到了开春。
季双玲沉寂了大半年,在宫里可谓是悄无声息的,以前的那些事好像不是一个人做的一样。
那些妃嫔虽是嘲笑季双玲,但没了季双玲扑腾。她们也没有季双玲的胆量,还是将面子看得很重的。谁也没那么大的脸去丢。
家世又一般,延丰帝对她们的容忍度也没那么高,更得罪不起皇帝。
也一直没有人侍寝,永寿宫独宠好像已经成了众人默认的事实。再也没人敢出头了。
在懿妃的管理下,吃饱穿暖的,什么都不缺。至少基本的保障是有的,也没有什么奴大欺主的事再发生。
就算是有,懿妃也算是一个公正的人的,找到懿妃身边的宫女掌事,也都会帮她们处理。
在其他娘娘管的时候可没这种好事。
皇后素来是一个粉饰太平的,都是面子光。要是闹到皇后面前,解决不了先不说,肯定是得不了什么好果子吃的。
贤妃虽然不是那种欺压人的主,但也不会想到那么多,那么细。只是任由她们自生自灭罢了。
要是不老实,就连这基本的也没了。又回到以前想找人撑腰都没办法,还要给足银子才能得到份例的日子,没有银子就苦熬着。
就皇上那模样,连季嫔那样的天仙都没办法勾的动,更别说她们了。
何苦赌这一回呢。她们可不像季嫔,人家还有家人撑腰,就算是没宠,饿也饿不着,冷也冷不到。
宫里是有人被饿死和冷死的。
别看在宫里当妃子风光,里面的苦谁待过谁知道。
一没宠,二没孩子的,就连家族都不会想着投资,就算是想送点东西,都没有门路。
宫里的规矩在这呢,这宫里宫外传东西可没那么容易。
当然,要是家里家大势大,那就另说。总能找的到门路。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吃喝二字,在这么大的风险下,谁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哪条路好走。
宋婕妤就是这群人中的典型,很多情况也是宋婕妤跟她反映的。有她在,想的就会周到许多。
宋贵人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升了婕妤。
林见玉也有了一个可以分担分担的人。其他的嫔主子也分了些宫务管着,但都只是一些边边角角的。
有了什么大事也不会和她们多说,不是自己人终究不是一条心的,说来也是扯后腿。
贤妃还差几个月才解禁,良妃已经开始吃斋念佛,不理尘间俗事了。
正好和宋婕妤有几分情谊,宋婕妤又是从底层升上来的,对干那些妃嫔真正所需的和情况更了解,不会让她当个聋子瞎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延丰帝不舍得那点份例,还是不上心,这宫里妃嫔的位置好久没动过了。
那些人既然老实,她也愿意做个人情。位份高了,日子自然也好过些,过得就更舒服,也不会整天想着搞事,就跟延丰帝提了提。
升倒是升了一些,只是是跟在双胞胎三周岁的后面发的旨意,还得承双胞胎的面子情。
不过林见玉也不是个圣人,会以德报怨,升的都是比较懂事的,升位之后都是十分感激恭敬的。
至于其她没有的并且还说酸话的人,也没人会在意。
其实这也是借势提升了林见玉在宫里的威望,算是给众人提了醒,让她们知道跟着什么样的主子娘娘有前途。
这招借花献佛还是十分有效的,宫里的酸言酸语少了大半。
宫里每年要做春衣,今年宫女也该做一些了。还要量尺寸,宫里的小主又不可忽视。
因此格外的忙,好不容易任务分的差不多了,也都发下去。
正好要叫宋婕妤来了解了解情况。
宋婕妤捧着茶水,里面装的是凤阳春茶,春季的早茶早早地就作为贡品快马加鞭地送上来了。好让娘娘赶得上尝尝。
一开始宋婕妤对这些还是有些胆怯,现在也锻炼出来了。不会动不动觉得恐慌,揣测上位者有什么意图,倒也坦荡了许多。
整个人的精气神和平时也完全不一样,真的和608说的一样,有了工作就精神多了,也可以说是已经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了。
“娘娘叮嘱的,我都一一仔细对过了,没出什么纰漏。”宋婕妤想了想,补上一句,“大家伙都很满意,还说娘娘仁慈。”
在仔细地对过账,宋婕妤才回去。
小宫女来收拾东西,茗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