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曹铁柱去上班,在院门口看见秦淮茹脖子上挂着一个簸箕,簸箕里摆着一二十双鞋垫,
看上去有些滑稽。
见到曹铁柱,秦淮茹脸红了。
刚一出门就碰到熟人,真是羞死人。
“秦姐,你这是去哪卖鞋垫啊?”
“就在周围转转,能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当散步了。”
“你多大码的鞋,要不买两双,给我开个张。”
“我婆婆做的,质量可好了。”
曹铁柱饶有兴趣拿起一双鞋垫瞧了瞧,根本不是秦淮茹吹的那样。
鞋垫走线太松,质量堪忧。
贾张氏做了几十年鞋垫,手艺还这么差,一看就不用功。
“不用了,我鞋垫够用,差的时候再买。”
曹铁柱放下鞋垫,蹬着自行车就走了。
第一单生意没做成,秦淮茹埋怨了几句。
捧着簸箕,到别处去了。
贾张氏让她就在四合院周围卖鞋垫。
都是熟人,价格可以喊得高一点。
街坊邻居碍于面子不好还价,当卖两分钱的卖五分钱。
秦淮茹抹不开面子,想去更远的地方卖给陌生人。
于是穿街过巷,走了好几个胡同。
见到人就凑上去问人家要不要鞋垫。
奈何鞋垫质量差,卖得又贵。
走了一上午,腿都走疼了,没卖出去一双。
出师不利啊,秦淮茹对卖鞋垫失去了信心。
一上午没喝一口水,口干舌燥的。
秦淮茹就想着先回家喝口水,歇一歇,下午再出来。
“站住!”
回家的路上,秦淮茹碰到两名公安。
“公安同志有事吗?”
“谁叫你出来做生意的,知不知道做生意是违法的。”
“走,跟我们去局里!”
说着,公安就要没收鞋垫。
卖了一上午没卖出一双也就算了,要是被公安全部没收。
回家非被打死不可。
“别抢我鞋垫,别抢我鞋垫!”
秦淮茹双手护住鞋垫,和公安拉扯起来。
“松开,松手,再不松手算你袭警了!”
秦淮茹宁死不松手,哭诉道:“我就卖卖鞋垫,没有招惹你们,为什么要为难我。”
“我丈夫说可以卖,我才出来卖的。”
见秦淮茹哭了,公安就松开了手,毕竟是个女的,没必要来硬的。
“你丈夫说可以卖也不行,你被他骗了。”
秦淮茹一脸委屈:“我丈夫是个残疾,他说残疾人可以做做小生意养家糊口,我才出来的。”
“家里没米下锅了,我也没有办法,才出来卖鞋垫的。”
按理说,私自做生意轻则没收东西,重则枪毙都有可能。
秦淮茹的说法,让公安动了恻隐之心。
决定跟她回去看一下,要真的如她所说,就原谅她一回。
贾张氏和贾东旭在家等了一上午,没有等到秦淮茹拿钱回来。
却带着公安回来了,就知道又把事情搞砸了。
公安了解了一下情况,和秦淮茹说的一样,也就原谅了她。
“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啊, 要是再见到你,就别怪我们无情。”
“也不是不能卖,只能你丈夫卖,你不能卖。”
“而且,不是随便上街就能卖。”
“得去有关门部门办手续,手续办好才能卖。”
公安交待一番,就走了。
原来,做个小生意这么复杂。
不光要贾东旭亲自卖才行,还得办手续。
“东旭,明天咱俩去办手续吧,办了手续一起去卖。”
“卖你个头!”
话音刚落,一个茶杯飞过来,砸在秦淮茹肚子上,茶水洒了一地。
“我腿都没了,怎么卖,憋着坏让别人我笑话?”
秦淮茹也是出于好意,却遭来贾东旭的猜忌。
秦淮茹想的是,办好手续一起出摊。
挑个固定的位置,贾东旭只坐在身边就行,卖鞋垫的事交给自己。
如此一来,即便是公安也挑不出毛病。
可贾东旭怕别人笑话,哪里肯去,只想舒舒服服躺床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