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
随着瑶筝的最后一个音落下,台上的歌女们一舞完毕,皇上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皇后笑道:“皇上您瞧,这些歌女都是韩大人精心挑选,亲自监督排练的,还真是让臣妾大开眼界了呢!这几个歌女,真是一点都不逊色于教坊中那些个花容月貌的姑娘们呢!韩大人有心了!”
韩大人韩尹苍,礼部右侍郎。
往年的除夕宫宴都是由礼部负责的,而礼部尚书在前几年便因为贪污受贿被革职查办,如今这个位置依然是个空缺。
礼部共有两位侍郎,一左一右,共同掌管礼部。如今皇上借此机会,将这件事全权交给韩大人去做,本就有提拔他之意。
而皇后又这么一说,皇上的笑意更甚。
“韩爱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啊!”
韩尹苍从人群之中走出,将头深深低下:“能得皇上赏识,是臣的荣幸。”
“哈哈,好!”皇上甩了甩衣袖,角落之中立刻走上两名宫女,将笔墨纸砚在皇上桌前奉上。
皇上提笔书写,片刻后将圣旨交给徐公公。徐公公走下御台,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展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有礼部侍郎韩尹苍,才能出众,操守廉洁,实乃逸群之才。加封之事,闻之甚善,朕心甚慰,特加封其为礼部尚书,钦此!”
“臣,谢主隆恩!”
韩尹苍朝着皇上深深一拜,徐公公笑眯眯地将圣旨放在他手上:“韩大人,日后可就是礼部尚书了,定要尽心为国,为皇上分忧。”
“是,臣领旨谢恩!”
韩尹苍回到位置上时,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巴结奉承他。
要知道,历年除夕宫宴哪次不是成功的?今日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而韩大人只是筹备了一次,便深得皇上嘉奖,甚至直接给他升了官,可见皇上对其有多看重。
而最不服气的,当属礼部左侍郎潘大人。
大宋以左为尊,他与韩尹苍同是侍郎,实际上自己比他还要高了一头。此次宫宴明明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皇上却只封赏了他,让他一跃成为礼部最大的官,对自己只字未提,是个人都接受不了。
可圣旨已下,他不敢违抗皇命,只得将气憋在心里。
颜书瑜一双眸子眯了起来,面上自如地吃着瓜果茶点,余光却一直停留在韩尹苍身上。
皇后不会无缘无故在皇上面前说谁的好话。
她记得韩尹苍好像有个女儿在宫里当娘娘,听宋煜白安插在后宫的眼线禀报,上个月得了皇帝宠幸,被封为昭容了。
她已经归顺皇后了吗?
就在众人因为韩尹苍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而骚动时,石灵秀一下子站了出来:“皇上,臣女特地为今日的宫宴准备了一首曲子,特献给皇上、皇后娘娘。”
皇上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一出,眉头微挑,悄悄看了身边的徐公公一眼:“这女子是……”
“回皇上,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石大人的长女,石灵秀。”
皇上这才点了点头,看向石灵秀:“既然石姑娘有心,朕便准了!”
石灵秀心下一喜,忙抱琴上台。
那把玉琴乃是御赐之物,是她的祖父立了功,祖母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后,皇上赐给祖母的,后传到她手中。
皇上见那玉琴,在烛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白玉闪烁着暗沉的光泽,丝丝缕缕的青色与赭红浑然天成。石灵秀素手微勾,声音如珠玉落盘般灵动清脆,忽然有一股子熟悉感。
这琴乃是上上品,整个大宋一共就两架。一架在淑妃那,另一架,似乎在许多年前被他赐给了大臣的妻子。
徐公公在他身边低声耳语:“皇上,先前石老将军打了胜仗,收复被蛮夷夺走的失地,您便封了石老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赐了她一把玉琴。”
皇上恍然大悟:“是石老将军的孙女?”
徐公公躬身:“正是。”
石老将军,皇上还是有印象的。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大将军,是他大宋的骄傲。若不是年纪大了无法再上战场,他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威望,甚至能超过宋煜白。
看着台下,与石老将军有几分相似的石灵秀,他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静下心来倾听乐声。
功臣之女,这点薄面他还是会给的。
淑妃坐在皇上下首,认出了石灵秀怀中抱着的琴,与皇上赏给自己的那架一模一样,心中已然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