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没想到自己此生还有进京的一日。
当初弘治皇帝贬他回乡做小吏,并没有画地为牢、不许他外出。
但京城这个地方,给他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弘治十二年那场科举舞弊案,事后唐伯虎左思右想,终于明白是有人想打击考官程敏政。
消息一出,朝堂上程敏政的政敌一拥而上、落井下石,事后程敏政的位置被人取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唐伯虎和徐经就是这样的池鱼,是炮灰。
此次跟着王守仁进京,是因为他不久前生了一场病,想到答应给范进的画和印还没送出去……
不禁担心如果哪天自己死了,答应给范兄的东西被人遗忘。
王守仁和唐伯虎乘船从运河北上,两人不禁想起弘治十二年,也是如此进京赶考。
命运让他们在同一年参加会试,却走向不一样的未来。
而他们本来应该再无交集,却因为范进,又坐上同一艘船。
王守仁在京中有老宅,进京直接住进自己家,他邀请唐伯虎同住。
唐伯虎摇摇头:“我是被先帝驱逐的,跟你同住对你不利,我还是去跟范进住吧!”
王守仁:“……那岂不是对范进不利?”
唐伯虎笑道:“对范进不利的事太多,都影响不到他。”
这是事实,王守仁都不得不点头。
范进就是不走寻常路啊!
当初给刘瑾出的馊主意,换作另一个人,这辈子就在贵州养马到死,可范进又回来了。
还继续给皇帝出馊主意。
仿佛上天降下范进这个人,就是给大明皇朝增加变数。
“我让人送你去他家。听闻他妻儿也到京城了,想必小日子过得比以前好。”王守仁笑着送唐伯虎出门。
王守仁记得,第一次去范进家,见到的是空落落的家徒四壁,范进亲自蹲在厨房生火做饭。
太安静了。
如今有妻儿在,范家想必更有人气,范进也能更像一个活人。
唐伯虎慢悠悠朝范进家走去。
在江南久居之人,纵然见到这繁华的京城,似乎也没那么好。
比如说京城的风,总要带一点不知哪里来的沙粒,再好的门窗都挡不住,总能透过门帘的缝隙钻进去。
铺纸摊书之前必须仔细擦拭桌子,否则污了纸张。
胡甜在擦拭桌椅,絮絮叨叨:“我们南海就不是这样的,要说天气,还是我们南海的好。”
范进坐在院子里,悠哉悠哉地说:“南海刮大风的时候,连树都拔起来、屋顶也掀开。我以前和阿娘住草棚,最怕刮大风。”
随遇而安,就是总能把他乡当故乡。
胡甜擦干净座椅,范进招呼范小贤补习。
这孩子口口声声要科举进士、让阿娘胡甜过好日子,可是却不怎么开窍,背书都是背了后面忘记前面。
私塾的老师找到范进,说要对范小贤要求严格一些。
慈母多败儿。
范进觉得……不要紧吧?再大器晚成,还能比得过他?五十四岁才中举。
唐伯虎来了。
一进范进的小院,只见处处整整齐齐、窗明几净,地里种着蔬菜,绿油油的一片。
“是伯虎啊!好久不见!你又年轻了?见到你真意外、真高兴啊!”范进很自觉地帮唐伯虎搬行李,“你住在我的屋里,我们抵足而眠。”
“这……不太好吧?”唐伯虎迟疑。
范进笑道:“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我跟妻子情同兄妹,向来不住一个屋子。你就住我屋里吧,没有多余的房间了。”
唐伯虎只能答应。
因为知道范进的妻儿也在,他还带来礼物。
胡甜在乡下做过几年官太太,懂人情往来,说话待客都似模似样。
她已经不是红眼睛烂脚的穷婆子,不能给阿进哥丢人。
唐伯虎客气地见过嫂夫人,羡慕地看向范进:“阳明兄说你现在的小日子过得比以前好,果然没错。”
科举舞弊案后,唐伯虎回到苏州老家,跟妻子反目而休妻。
想到自己落魄后,连妻子都不能理解。而范进浮浮沉沉,妻子却追到京城来……唐伯虎确实很羡慕。
范进一本正经地说:“无论是夫妻还是兄妹,一家人的关系也需要经营。如果认真经营还是维系不下去,那就是没有家人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