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老夫范进,在大明退休养老 > 第043章 圣人观察笔记

第043章 圣人观察笔记

范进穿上正德六年胡甜给他做的鞋,带着纸笔兴致勃勃去找王守仁。

绑定王守仁来江西,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他曾在贵州旁观王守仁悟道,曾陪着王守仁到庐陵,现在又一起来江西剿匪。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的任务就是旁观王守仁成圣?

范进坐在旁边,仔细观察王守仁。

时年四十四岁,粗眉、美须、鼻梁高挺,目光温和而坚毅。

天道设置的男主角。

王守仁在跟幕僚说还有几天到南赣,到了之后要如何开展工作。

盗匪呼啸肆虐,恐怕巡抚衙门处处是盗匪的眼线,一去就如羊入虎口。

大官船行驶在江面,水流声哗啦啦响,王守仁的声音严肃、充满力量。

范进奋笔疾书,既然是观察笔记,就要客观写实。后人看到这第一手资料,一定会记住他这个记录者。

沾王阳明的光,他也可以名垂青史。

王阳明忙碌中瞟一眼老老实实做记录的范进,心想这老朋友倒适合做一个随军的文书。

实则接到调令南下,又知道范进随行的那一刻,王阳明也有一种冥冥中注定的念头。

上天让他绑定这个奇奇怪怪的人,是让他继续顿悟吗?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范进怂恿皇帝出关,就是从心。既然范进的良知认为皇帝应该出关亲征,对范进来说这就是天理。

天子守国门,如何不是天理?

因而杨廷和觉得范进是佞臣,将其贬谪赣县。王守仁却认为,范进合乎良知天理。

那么遵循天理的范进,一定能帮助他平定南赣匪乱。

王守仁本身有很多弟子学生,又出身名门,家里也为他准备幕僚家丁。

出任南赣巡抚,面对纵横赣、粤、湘、闽边界的土匪,王守仁一点不慌。

邪不能胜正,他将代表正义消灭土匪。

范进咬着笔问:“巡抚大人,您的作战计划做好了吗?”

“嗯……你有什么建议?”王守仁问。

其他幕僚也都看过来。

“我记得,我们以前俘获过一批盗匪,去盗匪村子谈判时,收编一个叫谢思水的人。他不是自告奋勇,去策反另一窝土匪吗?他跟匪首谢志山是什么关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志山和思水,莫非是兄弟?且都读过两年书的样子。

“你还记得?”王守仁微微诧异,“那是正德四年的事,距今已有七年。你连上个月的事都不记得,却还得七年前的事。”

有这么一瞬间,王守仁觉得范进有些可疑。

范进说:“无论如何,我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朝廷命官,总不可能跟土匪是一伙的。”

“那可不见得。”有个幕僚嘀咕。

王守仁笑了笑:“当初你离开庐陵之后不久,谢思水就像凭空消失一般音讯全无。我有一种预感,这次或许能再见到他。”

“也就是说,他说去策反其他土匪不过是借口,他耍了我们。”范进叹道,“他真是想不开了,这就是自寻死路。”

幕僚忍不住说:“赣县主簿殉职,谁生谁死可不一定。”

“王大人出马、所向披靡。”范进对未来会成圣的王守仁很有信心。

他跟在圣人身边,四舍五入可算亚圣?

失去谢思水这个内应,略有一些遗憾。但王守仁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又考虑到收买新的线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途径苏州时,老平安背着行李下船,跟范进道别:“范老爷,我会转告我们老爷给你作诗。你来日升官途径苏州,记得来找我们老爷喝酒!”

范进笑着大声说:“知道!我下一次就去苏州为官!”

写完《王守仁观察笔记》,就该去写《唐伯虎观察笔记》,也许将来还可以到宫里,写《皇帝观察笔记》?

同船南下的人心情都挺沉重,盗匪凶悍,都怕搞不好就为国捐躯。

只有范进,依旧笑容爽朗,每到一个码头,还会买许多耐放的食物,在船上悠闲度日。

“你今日不写你那个小本本?”王守仁走过来问。

范进在用一个小炉子煮粥,里面还放了虾干、笋干、火腿丁,鲜味扑鼻。

他随口说:“今日不记,你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

“你是奉皇帝之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