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科研,这一次不要猝死 > 第69章 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第69章 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李荣跟曾伟默默地拿下了工具,准备继续干活。

挖坑的时候,李荣问道,

“咱们这边主要靠啥赚钱呀?”

“这边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农业和牧业,然后采矿的也挺多,很多工人指望着采矿赚钱。”王离回答道。

“这个地方这么干,怎么发展农业和牧业啊?”李荣挺惊讶的,因为安西平均每年的降雨量大概在20mm左右。20mm什么概念? 南方稍微大一点的一场雨都有20mm,安西一年的降雨还比不过南方的一场雨。

“这边有疏勒河,很多村子挖了水渠和水井,主要用的地下水来灌溉。牧业的话,没办法咯,只有啃光一个地方再换一个地方咯。”王离感叹了一句,说道。

“没有点其他的活路嘛,只能放牧? 这边羊啃完之后好几十年长不出来,直接就被沙埋掉了,他们不想想嘛? ”曾伟表示很不理解。

“在地里刨食一年才能挣几个钱? 放羊的话,十几头羊,一年能卖上一万左右呢,种地只能保证饿不死,家里的花销还是得靠这几只羊来换。”王离解释道。

“那你们之前遇上这种情况怎么办,人家就是不换地方放羊。”李荣问道。

“我们也没啥办法,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好心好意去劝,碰上一次就赶一次呗。何况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法做的绝。”王离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又补充道,

“不赶也没办法,天上卫星拍着呢,一旦发现哪里有放牧痕迹,就会下发文件要求整改,整改不到位就得免职。”

“那你们确实很难,上面也不问具体情况,只是无脑施压,到底下又执行不下去。”李荣说道。

“是这样的啊,所以要保护生态环境,起码得让大家都有个活干。比如那些农民,他们要是能找个地方打零工,一年能有两三万,他们也不会去放羊了。”王离挖完了一个坑,示意李荣过去取土。

李荣掏出了自封袋,趴了下去开始收集。

王离站在一边歇着,然后继续说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个地方没有水,不打井就种不了庄稼,打了井每年水位都会下降,大家都知道迟早有一天没水用,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把青藏高原掏一个洞,让印度洋的水汽能吹到西北这边,带来大量的降水,那咱们西北地区就能降水增多,成为真正的塞上江南。”曾伟插了句嘴说道。

这时,李荣装完了样品,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说道,

“真要把青藏高原掏空,整体工程量可是比三峡还要多五百多万倍呢,何况一旦掏出一个洞,将会影响全球的大气循环,说不定会更加干旱呢。”

“怎么可能会更加干旱,再干能比现在干嘛?”曾伟表示不信。

“这一方面早就有过模拟了,当青藏高原去除之后,北半球会变得更加干燥和寒冷。你可以回去多多关注这一方面的文章。咱们国家在今后会越来越重视青藏高原地区。”李荣说道。

“我回去就看看。”曾伟提起了很大的兴趣。

“走吧,咱们继续下一个点。”王离说道。

几人答应了一声,陆续上车。

下一个点离这有三十分钟车程,李荣也趁这机会把自封袋上面的编号写完。

“到了。”

几人下车后,发现这个样点位置在一个盐沼里面,下去之后土质特别松软,很容易陷进去。

“这是盐沼,由于祁连山冰雪融水,地下水位升高,这一块在这个季节就会特别潮湿,有时候甚至还有积水呢。”王离介绍道。

李荣抬眼看去,地上白花花一片,不过地上还长了许多植物。

“这些都是盐嘛? ”曾伟比较好奇,从地上掰了一块白色的盐块问道。

“对的,这边随着太阳照射,地下水将土壤里面的盐带到地表并且析出,就形成了这样一整块一整块的盐。”李荣回答道。

“这么多盐还能长植物呀,也是很厉害。”曾伟看见还有植物,表示很惊讶。

“这些都是耐盐碱的植物。你看这个,碱蓬,这个小小的是盐爪爪,这边这个是盐生草。你听它们的名字就知道它们一般生活在这些极端盐碱的环境。”李荣回答道。

“植物确实很厉害,这种环境都能生活。”曾伟感叹道。

“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以更恶劣呢,低温到高温,极酸到极碱的环境中都有人发现有一些特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