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 第四节 浅谈法术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 第四节 浅谈法术

作龙属,但不行正道,为害人间。据云亦能兴风作浪,嘘吸雷雨。故凡洪水灾害、水潭风波等皆视作蛟精作怪,常请法师作法驱治。如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宋徽宗崇宁间“解州盐池水溢,诏治之,书铁符投池中,怒霆磔蛟龙。”又传徽宗问:“用何将治蛟孽?”对曰:“臣所役者关壮穆(关羽)。”(《龙虎山志》卷六)宋以后雷法兴盛,斩蛟法事往往召遣雷部神将执行,《道法会元》卷五六载有“斩蛟蜃水怪”一法,为斩蛟完整科仪。参看斩蛟蜃水怪。通常在“斩蚊”之后,又在江河深潭处设立铁链符篆等以作镇压。

连天铁障符法

以符咒存想等构成想象的“连天铁障”以隔断瘟疫、邪祟。《道法会元》卷二六六收有其科仪。常用在治瘟疫中的“断后”环节中。断后,意为已为收邪施治,再加保障。使之永远断绝。不再重发。其法首重画《连天铁障符》。画时念咒,反复称上有天罗,下绝鬼路一类含义。如首句画符咒为“九天游奕大将军,统领游奕神兵上张天罗”;当书至符中横竖相勾连形状时念:“四纵五横,龙不前行,禹步治道,蚩尤斩精”,书最后一笔时念“天界黑地界黑水界黑。墨添黑。鬼道绝,人道通,魔道塞。”用符时须念《连天铁障咒》,步连天铁障罡,罡为三十五步,步迹有曲折勾连之势,实为铁障的模拟:符或用桃木板钉於各处;或用黑纸书;或用屋上仰瓦书;或用砖书,埋在地下;或用铁板书投水中,要在认为何处有瘟疫传来,就施於何处。此法亦常在收捉妖精邪鬼时施行。以障断其逃遁之途

捉鬼

收捉邪鬼的法术。符箓道派普遍举行,正一派尤为擅场。通常以符、咒收捉。认为鬼情严重时则由法师结坛行法。方法甚多,仅神霄派即有雷部捉鬼打鬼法、咒枣捉鬼法、十二将远捉法、九天云路追捉将法、天关地轴四直捉法等。一般在灾疫病患发生时,都认为有鬼作祟,每行此法治之。各派做法不全一致,但大抵以符咒召遣神将捕捉。行法时常想象神将威猛,驾驭雷电、火光前去,或想象有连天铁障、天罗地网等将鬼罩住,有天关地轴籀住鬼脑绊住鬼足等。有的道派还象征性地将鬼“叉”人装水的琉璃瓶中,上贴符印以为镇压。

缚鬼

用想象中的绳索、铁链缚住鬼神。在行捉鬼、考召一类法事中,都有缚鬼一项。源自上古神话传说及汉代巫术。《风俗通义》:“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道教在苇索缚鬼的基础上又想象神将手上有铁索可以缚鬼。如赵公明手上就左手持铁索。在行法中,使用铁索符,并念咒曰:“铁索缚鬼神,地索缚恶人。天师敕旨到,火急便行程。”(《道法会元》卷二三五)在立狱考召时,或用五色丝线象征缚鬼索,具体行法中则以符咒召将前去执行,并且存想鬼被缚住

鬼神附体

又称鬼神附身,简称附体。在法师行持下,使鬼神附淤被催眠者(多数为童子)之体。道教认为正神不会来附人体,附体者必是邪神、鬼魅、精怪,故与民间巫师不同,不使鬼神附於法师自身,而附於他人。凡人家有疾病灾祸发生,每归委於鬼神精邪作怪,须得立狱考召,即考问它们来历,使之畏伏。其时须它们附於人身,借钮附者之口招供。神霄、清微,正一等道派都有此术,具体做法不尽相同,基本过程皆相近。通常选一位童子引入法坛,先行迷魂法,想象将童子魂灵提出顶门,即童子意识被控制后,再发符念咒召神将押邪魅入童子之体,并向天门(西北乾方)吸炁吹向童子,并念附体咒,一次不成再念催附咒。其咒各派所用不同,大致是命令鬼神听律令迷附人体,如一咒云:“唵吽,朱彦速降临。天附地附。地附天附。黑面朱彦,悄裂生魂,飞魂过海,摄附生魂。阳魂不信,速摄其魂疾。附附疾疾。”直至童子手心发冷或身体动摇,即表示已经附体。然后进行考召,童子所说便被视作所附鬼神的话。

召劾鬼神

召劾,或作劾召。召,指召致;劾,原义为审决讼案,此指对鬼神查核有无过失,对为祟者加以处罚。早期道教中主要依恃符咒行法,以后愈益完善,形成科范。而且渐次模仿世间刑律,为鬼神世界制定法律,如女青鬼律、酆都黑律等,作为劾治鬼神的依据;又仿世间刑狱制度创立狱考召之法,即建立“天狱”或酆都狱收禁鬼神,拷问刑询。

役使鬼神

指差遣鬼神为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