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用数据来对比 第二节 战术对比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用数据来对比 第二节 战术对比

日军的战术中另一种很脑残的是“白兵战术”也就是拼刺刀,日军提倡武士道精神,认为全天下就他们有勇气拼刺刀,并且连步枪的设计也是专门用来拼刺刀,另一方面跟日军缺乏有效的海陆空火力支援有关系。

日军很少有成建制的炮兵旅团,活跃在中华战场上的也只有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和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并且后期都被拆散使用,即使有炮兵支援,其弹药供应基数跟西方大国相比也少的可怜。

所以往往日军穷途末路的时候变本加厉的“发扬”白兵战术几乎导致“万岁冲锋”,“玉碎冲锋”成了日军步兵战术的代名词。所谓的日军步兵战术也只是老式的步炮结合战术,并且日军战术呆板,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在多变的情况和对手下,适应能力和纠正能力也弱。

日军在冲锋中多采用三人一组分散—集中—分散的模式,并且日军在匍匐中射击(全世界就日军在步兵训练中有匍匐射击这项训练内容),并且相当精准的枪法突显出日军步兵不错的战术素养。

日军另一项死穴是其轻视补给,日军作战关于补给问题想来就是现地征集,就是现抢,在补给中也多采用骡马,与西方的机械化补给,美军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补给形成相当大的差距,日军中一向有“辎重要是也算兵,蜻蜓也能算老鹰”的口号来轻视部队的补给。

往往导致在陷入重重包围后难以突破,在面对相比美军整体实力较弱的英军时,以优势兵力包围但由于缺乏弹药补给而导致围而攻不下的局面(详情参考日军在缅甸的英帕尔战役)。指挥系统上“下克上”的“优良”传统一直制约着日军原本不弱的步兵战斗力的发挥,往往由于一俩个参谋大脑一热的疯狂举动而导致整个部队不理性的举动。

日军战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擅长夜战和偷袭作战,脱胎于忍者思维的夜间偷袭作战是日军最惯用的,并且日军在进攻中除了分割包围,迂回包抄之外还有进行虚实结合的渗透作战,强调利用非正面火力打击守军,力求打乱守军通讯指挥及火力支撑体系,这种打法非常凶狠,常给守军造成全线崩溃的感觉,屡屡造成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如果武器装备一样在山地丘陵游击作战的话当属八路军强(就算有精良的装备,八路军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快速的掌握会限制最后的效果),如果在平原地区和巷战当属日军的机动能力和火炮支援强,如果要论持久的战争走向看,日军的战法在初期也许会有些小效果,但是随着战局的变化将是变弱的一方(未完待续……)

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