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是“化妖灵髓”,又有什么用呢?
夫礼礼讲了半天,杜梨总结下来就只有一句话,也就是灵髓的定义:飞禽走兽在成为妖的那一刻,因为真正诞生了“灵”,而自然吸纳的先天精华残余。
“是什么”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有什么用”、“怎么用”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些夫礼礼统统不知道,只觉着是很稀奇有趣的玩意儿。
杜梨根据夫礼礼的讲述,再结合自己的深入理解,粗糙地悟出了一套理论。
首先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可以将“化妖灵髓”分为“化妖”、“灵”、“髓”三部分。
“化妖”,是从飞禽走兽进化、变化为妖的过程。
“灵”,是指灵性、灵智、智慧、思维、意识等。
“髓”,是外部特征的描述,化妖灵髓似髓而非髓,状似流体,但实际上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
化妖灵髓之所以珍贵,就在于这一“灵”字,人们常说万物有灵,但却极少提及灵的强弱与真伪。
典型的表现,就是人与普通动物的对比,动物与植物的对比。
人作为万灵之长,相较于普通动物而言,其实可以算得上神一般的存在,自称万灵之长都算是谦虚了。
绝大多数普通动物的认知仅限于吃喝拉撒、繁衍交配,终其一生或许都不能真正深入思考一次,发出一句“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提问,又或者是一句“我是谁”的灵魂拷问。
它们无法了解这个世界,也无意去了解这个世界,更难以理解人类的各种活动与造物。
倘若不是主动现身,它们甚至不知道,有一群人类在观察着它们的一举一动,只能透过一些路上或是机器上残留的气味,捕捉到未知存在的痕迹,但要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满不在乎地遗忘,或许只需要一场雨。
以上就是杜梨对“灵”的理解,对人类与普通动物“灵”差异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妖与普通动物的“灵”差异。
根据这样的理解,可以知道普通动物灵性都很弱,最多懂得基于本能的情感延展与浅层思考,而非真正拥有灵性、思维与清晰意识等,因此只能算伪灵。
而拥有情感延展与浅层思考的伪灵,已经是伪灵中占少数的强伪灵,大多数都是弱伪灵。
例如,蚊子、蜜蜂、蚂蚁……
它们大多数甚至连简单的思考都不存在,只有本能,甚至只有几个神经元连接的传导通路,就像一台精密的生物机器人,靠着一串代码程序机械式地执行着设计好的任务。
如果说弱伪灵至少还有“灵”,那植物与所有菌类微生物就连灵都算不上了。
因此经过思考,杜梨认为,“灵”,不仅与灵性、灵智、智慧、思维直接挂钩,还是悟道成仙的关键所在。
飞禽走兽因为拥有了足够的“灵”,而突破精神境界,得以化妖做人,进而拥有真正区别于普通低等动物的证明与根本——人格(妖格)。
以此类推,人要得道成仙,同样需要“灵”,甚至于需要与前者相比多得多的“灵”,才能突破精神境界,才能洞悉脱胎换骨、羽化登仙的门路,进而拥有真正区别于凡物的证明与根本——仙格(神格)。
在修行一事上,“灵”更多时候是悟性的体现,“灵”越强,悟性越强,对道的感悟越快越深,反之则越慢越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慧根”。
但并不是说,“灵”弱了,或者说没有慧根,就成不了仙,总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灵”弱了成不了仙的情况,归根结底是在寿命恒定的条件下,耗时太久导致的难以成仙。
并且,人生来有慧根,不意味着将来慧根不会腐烂,人生来没有慧根,不意味着将来不能有。
同一批出生的孩子,有慧根的或许将来历经半生,或是同流合污,或是麻木封心,而无慧根的或许将来同样历经半生,却能出淤泥而不染,把自己从一块普通的石子打磨成一面通透的明镜。
形象点的话,可以把修行比做一场越野马拉松比赛,时间有限、道阻且长。
这时候灵越强,就意味着身体素质越强,强到离谱的程度,甚至能起飞,自然就能快速而轻松地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
而“灵”本身并不是恒定的,可以通过后天积攒,就像人的身体素质,可能先天弱了点,但通过后天的努力照样可以变强,相对于身体,“灵”的可塑性更厉害、更完美。
杜梨不太谦虚地认为,自己还是有点慧根的,至少能悟出夫礼礼和